病情介绍
患者,男,45岁,工人。以“胸闷、气促7天”为主诉,于2011年5月3日16时30分就诊急诊科。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呈阵发性,在当地医院,测血压180/220mmHg,予“降压、利尿、吸氧”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2天前出现头颈部肿胀,渐加重,转诊笔者科室,随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血压平素波动于100/70~160/110mmHg,最高可达200/120mmHg,未规则治疗。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入院前8天因“反复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2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拟诊椎间盘突出,准备手术治疗。
体格检查:T 36.6℃,P 116次/分,R 26次/分,BP 220/99mmHg,SPO2 93%。神志清楚,半卧体位。头颈部、双上肢水肿,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6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检查:肺部CT提示炎症,心脏增大,心包、双侧胸腔积液(图1);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壁增厚,EF 60%;心电图示V4~V6导联ST段水平压低;血常规:WBC 14×109/L,GR 82.9%,Hb 114g/L,PLT 442×109/L;生化:BUN 14.7mmol/L,Cr 275μmol/L,Na+ 131.1mmol/L;GGT 86IU/L,ALP 108IU/L,TP 57.6g/L,ALB 28.5g/L;血气分析:pH 7.394,PO2 77mmHg,PCO2 26.3mmHg,16.3mmol/L,BE -6.4mmol/L。
入院诊断:胸闷、气促待查:高血压急症,高血压Ⅲ期(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肺部感染,腰椎间盘突出。
重要提示
1.发病于少年时期的中年高血压患者,长期未正规诊疗。
2.虽主诉“胸闷、气促7天”,但实际病程20天,首发症状为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3.短时间内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急性心、肾、呼吸功能不全,经降压、减轻心脏负荷、CRRT、抗感染、呼吸支持等治疗,症状改善不理想。
4.CT平扫仅见双肺炎症及心脏增大,心包、胸腔积液,而增强扫描发现动脉夹层,最后为主动脉CTA证实。
5.胸主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症状缓解,心、肾功能快速恢复,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入院后予硝普钠+尼卡地平联合降压、多索茶碱平喘、呋塞米利尿及莫西沙星抗感染等治疗。病情无改善,并迅速进展,血压波动于200/90~250/120mmHg,端坐体位;双上肢、颈胸、面部肿胀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进行性升高,急性肾衰竭,入院第3天予CRRT治疗,并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莫西沙星加强抗感染,伊曲康唑抗真菌等治疗;症状无改善,气促症状加重,动脉血气分析:pH 7.136,PO2 71mmHg,PCO2 63.3mmHg,BE ?8mmol/L;多次痰真菌培养检出真菌,阿沙丝孢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痰细菌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PCT 0.4ng/ml;入院第3天夜间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仍不佳。体检发现下肢皮温低,脉搏弱。入院第5天胸腹部增强CT示胸腹部动脉可见夹层,从主动脉弓一直延伸至左髂外动脉近段,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弓降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真腔小。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双肾动脉由小真腔发出,考虑主动脉夹层。入院第7天进一步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明确了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见图2)。




图1 入院当天胸部CT:①双肺多发片状阴影,考虑炎症,合并真菌;②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③双侧胸腔少到中量积液


图2 胸腹部主动脉CTA:考虑主动脉夹层Ⅲ型
入院第8天在局麻下行胸主动脉支架成形术,术中见:左锁骨下动脉以远主动脉增宽,于左锁骨下动脉15mm处见造影剂外渗,形成加强,可见内膜片;其远端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可见显影,血流缓慢,部分分支血流阻滞。遂于主动脉夹层破口处置入主动脉支架一枚(图3)。


图3 入院第8天,胸主动脉支架成形术:主动脉夹层破口处置入主动脉支架1枚
术后继续予CRRT、抗感染等治疗。术后当天头面部及双上肢肿胀开始消退,尿量增加,血肌酐渐降至正常。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撤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继续降阶梯抗感染治疗。入院第24天复查胸部CT(图4):肺部感染明显吸收后带药出院。2012年3月5日电话随访患者,诉目前无自觉症状,血压多波动于120/80~130/85mmHg,尿量正常。


图4 胸部CT(5月26日):胸主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改变:双肺散在多发阴影,考虑炎症较前明显吸收


图4 胸部CT(5月26日):胸主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改变:双肺散在多发阴影,考虑炎症较前明显吸收(续)
最终诊断: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