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老年男性,胸闷、心悸
病例 老年男性,胸闷、心悸
作者
郭瑞强;周青;宋宏宁
案例诊断
急性肺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例摘要

男性,76岁。主因“胸闷、心悸1个月”于2011年10月17日入院。

现病史 近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胸闷伴心悸、气促,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持续约30分钟,症状可自行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睡眠如常,食欲一般,尿便如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2007年、2009年先后两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高血压病史,口服培哚普利(雅施达)、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血压控制可。脑梗死病史1年。否认高血脂、糖尿病及外科手术史。

个人史 生活较规律,无不健康生活习惯,无吸烟、饮酒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 23岁结婚,配偶体健。

家族史 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无冠心病早发家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可。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触诊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心包摩擦感,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0次/分,房颤律,无杂音、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无异常血管征。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长程心电图:持续性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逸搏,全程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律失常,心房颤动。②原发性高血压。③陈旧性脑梗死。

诊断经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溶栓治疗

即刻予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以及碳酸氢钠纠酸治疗。18:10,复查心电图:S、Q改变,右束支阻滞较前减轻;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较前增大,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左心室前后径46mm,收缩力增强,左心室射血分数45%;三尖瓣反流流速3.05m/s,压差约36mmHg(图1B)。以上均提示右心负荷缓解。19:00复测血压85/60mmHg、血氧饱和度90%、心率110次/分,继续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表1)、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表2)、心电图(图2)以及超声心动图(表3)。

11月8日8:00,查体患者脉搏108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5/60mmHg,血氧饱和度85%,起搏器辅助心律,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气分析:pH 7.18,PCO234mmHg,HCO312.7mmol/L。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律,多导联ST-T段改变,提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改变。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左心室前后径56mm;心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43%;右心室较前显著缩小,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右心室前后径23mm;三尖瓣反流流速2.41m/s,压差约23mmHg(图1C)。

图1 超声心动图

A:抢救时床旁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内出现大量气泡样自显影图像;B:溶栓治疗当日复查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较前增大;C:溶栓治疗次日复查超声心动图可见右心室较前显著缩小、心功能减低

图2 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胸前导动态变化

A:10月21日;B:11月7日7:30;C:11月7日18:10;D:11月8日8:00

病情演变

11月8日9:30,患者突发四肢抽搐、呼吸停止,听诊心搏停止,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mg,停用心脏起搏改持续胸外按压,调整多巴胺剂量10μg/(kg·min),继续胸外按压,患者心搏、呼吸不能恢复。9:35,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mg,持续胸外按压,患者心搏、呼吸仍无恢复迹象,血压测不出。9:50,再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2mg,持续胸外按压,患者生命体征无恢复。10:50,停止抢救,宣布临床死亡。

表1 动脉血气分析动态变化

表2 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

表3 抢救初期于抢救后即刻、抢救后12小时超声心动图对比

病例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病例启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中年男性,反复胸闷、气短加重 下一篇:病例 老年男性,起搏器植入术后,间断寒战、发热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