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女,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加重伴气促5天”于2007年1月24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痰,无血丝痰,量较少,较难咳出;咳嗽、咳痰多于天气变化及清晨起床后出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患者曾因此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按“慢性支气管炎”予抗感染等治疗后(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可缓解,但仍反复发作。5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较以往加重,且伴气促,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拟“肺部感染、贫血查因”收入我科作进一步诊治。本次起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心悸、胸痛,无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规则治疗。2004年2月12日至2月27日在小榄人民医院住院,出院诊断为“①胸主动脉压迫食管狭窄;②重度贫血;③右中叶肺不张”。住院期间所做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狭窄”;胸部CT示“右肺中叶不张明显”;胸部CT增强扫描示“胸主动脉向右侧迂曲,且食管受压变形”;胃镜示“食管下段占位,黏膜光滑,考虑食管外周因素”。2005年2月12日至3月2日再次在小榄人民医院住院,出院诊断为“①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②缺铁性贫血(重度);③低蛋白血症”。住院期间所做检查:血常规示“WBC 6.1×109/L,Hb 47g/L,MCV 6607fl,余项正常”;尿常规示“胆红素(+),红细胞(++),余项正常”;大便常规正常;生化示“Cl-110mmol/L,Ca2+1.98mmol/L,余项正常”;肝功能示“ALT 58U/L,总蛋白48.9g/L,白蛋白30.1g/L,余项正常”;抗结核抗体(-);血沉示“3mm/h”;血清铁示“8.0mmol/L”;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心影增大”;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中度),左室顺应性减低”;骨髓象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缺铁性贫血可能性大)”。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6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50/80mmHg。神清,消瘦。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及瘀斑;右锁骨上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活动好,边界清,无粘连,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苍白。颈静脉充盈。呼吸较促,三凹征(-),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6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2007-1-24血常规:RBC 2.79×1012/L,Hb 50g/L,余项正常。生化八项、CK、CK-MB、肌钙蛋白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轻度电轴右偏,ST-T改变。胸片示: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感染;②主动脉型心影改变;③右上纵隔增宽。
2007-1-25血尿酸:122μmol/L。血脂四项:CH 3.1mmol/L,余项正常。血沉、血糖、肝功能五项均示正常。
2007-1-26二便常规:正常。痰涂片:见少量真菌。
2007-1-27复查血常规:RBC 2.65×1012/L,Hb 48g/L,余正常。痰培养:咽部正常菌群生长。补体:C3 0.71g/L,C4正常。免疫球蛋白:IgA、IgM正常,IgG 6.03g/L。Coombs试验:直接、间接均(-)。G6PD正常,6PD 16.9U/gHb,G6PD/6PD 0.77。叶酸>20.0ng/ml,铁蛋白2.56ng/ml,维生素B12>1200.0pg/ml。USR、HIV-Ab、肝炎免疫全套、抗结核抗体、肿瘤标志物全套均未见异常。腹部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