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7岁,广东中山人,工人,因“反复气喘20余年,再发1天,加重半小时”于2007年8月17日5:10 AM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作性气喘,既往曾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处就诊,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但一直未行正规治疗。1天前再发气喘,未予理会;半小时前患者症状加重,家人遂送其来我院就诊;患者到达我院急诊科时出现呼吸骤停,急诊予呼吸囊辅助呼吸及静滴“氨茶碱”后收入我科作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时患者呼吸浅慢,意识障碍。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40次/分,呼吸10次/分,血压100/70mmHg。昏迷,全身皮肤、黏膜色泽发绀,皮肤温度冰冷。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呼吸浅慢,双肺可闻及大量喘鸣音,未闻及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4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颈软,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巴宾斯基征弱阳性。
入院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
辅助检查:8月17日6:30AM血气分析示:pH 7.23,PaCO251.1mmHg,PaO282.6mmHg,BE-7.2mmol/L。8月17日9:27AM复查血气分析示:pH 7.439,PaCO233.6mmHg,PaO2 70.3mmHg,BE-1.1mmol/L。随机血糖16.8mmol/L。血常规、电解质、肌钙蛋白I、心酶、凝血功能、D-二聚体未见异常。床边胸片示:心肺无异常。头颅CT示:颅内无异常,左侧蝶窦黏膜下囊肿。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胸导联低电压,T波改变(Ⅱ、aVF)。
诊治经过:入院后继续予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同时予静滴甲泼尼龙80mg抗炎等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无缓解,遂立刻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患者烦躁不安,予静推地西泮镇静,同时予雾化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患者气喘有所缓解。6:30AM患者躁动不安,无明显气促,体查生命体征平稳,双肺无哮鸣音,予拔除气管插管。但患者拔管后不久再次出现气促、喘息、意识障碍,于当天11:45AM再次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入7.5F导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压力调节容积控制(PRVC)模式,Vt 480ml,呼吸频率15次/分,PEEP 1.0cmH2O,FiO250%,期间患者有躁动,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无烦躁。目前治疗上继续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静滴甲泼尼龙80mg q8h,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患者神志仍未恢复,呈浅昏迷状,间中有气喘;体查:生命体征平稳,唇红润,皮肤温暖。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无按压疼痛反应。双下肢无水肿。颈软,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巴宾斯基征弱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