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4岁。
主诉:上腹部胀痛10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9年10月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1999-12-23行胃镜检查示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000-01-03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侵及胃壁全层及系膜组织,切缘阴性,淋巴结阴性(0/8)。术后于2000-01-19至2000-05-28,给予4疗程CHOP(CTX 1.0g d1,VCR 2mg d1,ADM 60mg d1,Pred 100mg d1)方案化疗。2000年7月给予CTX 1.0g d1-d4+VP 16 200mg d1-d3化疗后应用格拉诺赛特皮下注射动员后,2000-07-27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000-08-30复查胸腹部CT未见异常。2000-09-12起给予IFO 4.0g d1~d3, IFO 2.0g,Ara-c 2.0g d1-~d3,VP-16 300mg d1~d3,VP-16 100mg d4大剂量化疗。2000年9月17日、18日两天给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9月20日至9月27日给予格拉诺赛特25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期间于9月24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咳嗽、咳痰、气促。查体:咽后壁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4×109/L,痰培养及血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予环丙沙星0.4g/d及头孢哌酮3.0g/d抗感染治疗,9月27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3.9×109/L,停用抗生素及rhG-CSF。9月27日晚23:00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全身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不伴胸痛。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呼吸35次/分钟,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20次/分钟。血气分析:pH值7.347,动脉氧分压(PaO2)3.4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6kPa,血氧饱和度(SPO2)45.3%;血常规示白细胞43.0×109/L;胸部X线片:两肺中下野透光度明显减弱,呈毛玻璃状改变,心影无明显增大。请呼吸科及心内科会诊,考虑患者已发生Ⅰ型呼吸衰竭。
需解决的焦点问题:呼吸衰竭原因及进一步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