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异时多原发大肠癌
病例 异时多原发大肠癌
案例诊断
异时多原发大肠癌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9岁,于1994年7月6日入院。

主诉:发现左锁骨上肿物10月,腹痛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993年9月无意中自扪及左锁上小肿物,约2cm×2cm大小,无不适。于1993年10月行切除活检,病理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查CEA:39μg/L,行胸部CT、食道镜、胃镜、腹部及甲状腺MR、钡灌肠等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病灶。于1993年12月始门诊行左锁上放疗(200rad,20次),并行FAM(MMC+ADM+5-Fu)化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门诊随访,近半年出现间歇性腹痛伴大便习惯改变,一周前行钡灌肠检查示:升结肠癌。肠镜:升结肠低分化腺癌,乙状结肠腺瘤样息肉。以“升结肠癌”收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家族史:母亲死于鼻咽癌。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右中腹扪及包块,6cm×5cm、质硬、压痛、固定、界欠清,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AFP:<25μg/L,CEA:59μg/L,钡灌肠检查示:升结肠癌。肠镜:升结肠低分化腺癌,乙状结肠腺瘤样息肉。腹部CT:升结肠肿物,考虑结肠癌可能性大。余胸部CT等未见异常。

初步分析:患者10月前出现左锁骨上肿物,经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临床考虑来源于胃肠道肿瘤可能性大,但由于相关检查未能发现原发灶,遂根据经验行放疗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近半年出现肠道症状,检查结果提示升结肠癌,结合病史,10月前的左锁上转移病灶可能来源于升结肠癌,现患者诊断考虑为“升结肠癌”,余无其他明显转移灶,原左锁上转移灶已控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升结肠癌”。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1994年7月15日在硬外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息肉切除+左卵巢切除术(左卵巢囊肿),并行术中化疗:5-Fu 1.5g肠腔化疗+5-Fu 0.5g大网膜静脉注射+氮芥10mg腹腔浸泡。术后病理:升结肠腺癌Ⅱ~Ⅲ级,侵犯全层,肠旁组、中间组淋巴结未见癌,中央组淋巴结见癌;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部分腺体增生活跃;升结肠腺瘤性息肉;左卵巢滤泡囊肿。

后续随诊及治疗:患者术后行5-Fu/CF化疗6程(5-Fu 0.75 g,CF200mg,ivdrip QDX5),之后再行Furtulon(氟铁龙,400mg Tid,两周)化疗7程。于1998年3月24日行常规复查,直肠指检发现距肛门7cm处扪及直肠后壁息肉,约1cm×1cm大小,行肠镜检查,活检病理示:乳头状增生,遂肠镜下予微波切除。1999年5月因“便血1周”返院治疗,直肠指检:距肛门8cm可扪及直肠肿物下极,位于前壁。肠镜检查示:直肠前壁肿物,约2.5cm×2cm×1cm大小,扁平状;降结肠息肉,直肠肿物活检病理:低分化腺癌。查CEA<15μg/L。于1999年5月21日在硬外麻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术)+右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病理:直肠管状腺癌Ⅱ~Ⅲ级,浸润黏膜下层;肠旁淋巴结其中一粒见癌;中间及中央组淋巴结未见癌;右卵巢囊肿。术后行5-Fu/CF化疗6程(5-Fu 0.5g,CF100mg,ivdrip QDX5)。2000年4月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查体无明显异常,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2cm×1cm,局灶癌变,查CEA<15μg/L。于2000年6月2日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乙状结肠腺瘤癌Ⅱ级,侵犯黏膜下层,淋巴结情况不详。2001年8月1日因“双侧腰背部及股后部疼痛两月”车床推入院,查CEA:260μg/L,ECT及MRI示:骶骨及骶髂关节骨转移,余双肺、肝脏及盆腔未见转移。予全骨盆大野前后对穿放疗照射20Gy,缩野照射20Gy,并行XELOX方案(乐沙定150mg,希罗达1500mg)化疗6个疗程。2006年10月常规定期复查肠镜示:横结肠低分化黏液腺癌,回结肠吻合口腺瘤型息肉。查CEA:2.03μg/L,CT:横结肠肿物,骶骨破坏,肝、肺、盆腔未见占位病变。ECT未见异常。2006年11月9日全麻下行横结肠根治术,同时切除吻合口息肉(图1)。术后病理:横结肠黏液性腺癌,浸润全层,淋巴结未见转移;吻合口附近结肠息肉,镜检为高分化腺癌,浸润黏膜下层。术后予希罗达单药(1500mgBid)化疗8程。

图1 横结肠癌手术标本

最后诊断: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

转归

患者近年移居国外,2010年电话随访回报因“胆管癌”当地治疗无效于2010年7月死亡。

上一篇:病例 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癌肺转移 下一篇:病例 耐药胃肠外间质瘤的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