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哺乳期女性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适当摄入海带、紫菜、鱼等海产品,合理补充维生素D。
核心推荐包括:①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坚持整个哺乳期营养均衡;②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合理补充维生素D;③家庭支持,愉悦心情,充足睡眠,坚持母乳喂养;④增加身体活动,促进产后恢复健康体重;⑤多喝汤和水,限制浓茶和咖啡,忌烟酒。
哺乳母亲一天食物建议量:谷类225~275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薯类75g;蔬菜类400~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类200~350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总量为175~225g;牛奶300~500ml;大豆类25g;坚果10g;烹调油25g;食盐不超过5g;饮水量为2 100ml。为保证维生素A的需要,建议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总量达85g猪肝或40g鸡肝。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之间可根据喜好做适当的替换。部分产妇在分娩后的最初1~2天会感到疲劳无力或肠胃功能较差,可选择较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片、挂面、馄饨、粥、蒸或煮的鸡蛋及煮烂的肉菜,之后就可过渡到正常膳食。对于剖宫产妇女,由于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胃肠道的影响比较轻,术后一般给予流食,但不要过多摄入牛奶、豆浆及含大量蔗糖的胀气食物。对于采用全身麻醉或手术情况较为复杂的剖宫产术后妇女,其饮食需遵医嘱。食物选择建议及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为了保证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哺乳母亲应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同时摄入食物的数量也要相应增加。一日以5~6餐为宜,每日谷薯类约300~35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薯类75g,大豆类25g,坚果10g。主食不能只吃精白米、面,应该粗细粮搭配,每天食用一定量粗粮,并适当调配些杂粮、燕麦、小米、赤小豆、绿豆等。
建议哺乳母亲每日食用1个鸡蛋(50g),150~200g的鱼、禽、瘦肉、海产品等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保证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有1/3以上是来自动物性食品。如条件受限制,可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大豆及其制品。哺乳母亲需要多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富含视黄醇的动物肝脏、蛋黄、奶类,富含维生素A原的深绿色和红黄色蔬菜水果,其中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A是视黄醇,可直接吸收利用,是维生素A较好的来源。建议每周吃1~2次猪肝(85g)或鸡肝(40g)。哺乳母亲若增加海产品摄入可使乳汁中DHA、碘等的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哺乳母亲至少每周吃1次富含碘或DHA的海产品,如紫菜、海带、海鱼(三文鱼、鲱鱼、鳗鱼等)、虾、贝壳类等,同时应选用加碘盐烹调食物。
哺乳母亲应特别注意钙的补充,增加奶类有利于哺乳母亲骨骼的健康。乳及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含钙量最高,并且易于吸收利用,每天饮奶400~500ml可以满足机体对钙的需要。深绿色蔬菜、豆类及坚果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钙。此外,哺乳母亲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多做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
膳食中注意选择富含铁的食品包括动物的肝脏、动物血、红肉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同时应摄入富含维生素C、果酸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浓茶、咖啡等不利于铁的吸收,应避免摄入。
蔬菜每天要保证供应400~500g以上,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建议每日进食水果200~400g。
哺乳母亲每日需水量应增加,推荐2 100~2 300ml。每餐应保证有带汤水的食物。但不宜喝多油的浓汤,可以选择豆腐汤、蔬菜汤、蛋花汤、米汤及面汤等。
对于动物性食品,如畜、禽、鱼类的烹调方法以多汤水的煮或煨最好,少用煎炸的方式,食用畜禽类时可适当剔除皮和肉眼可见的肥肉,牛肉和鱼类脂肪较低,可合理选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尽量减少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葵花籽油、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橄榄油和山茶油富含油酸,均可以互换选用,推荐每日植物油用量25ml。
吸烟对所有人都有害健康,如果产妇吸烟,烟中的尼古丁可随母亲血液进入乳汁,给婴儿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产妇抽烟时,空气当中的残留物质也可能会直接进入到孩子的身体,弥漫在空气中的烟雾也会使婴儿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增加。哺乳期产妇饮酒,乙醇成分可进入乳汁,进而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异常兴奋甚至睡眠混乱,严重时会对婴儿肝肾造成损害。哺乳期产妇少量的咖啡因摄入不会影响婴儿健康,但浓茶和咖啡的咖啡因浓度较高,过多的咖啡因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可能导致婴儿烦躁不安,尤其是对肝脏代谢能力较差的早产婴儿,所以产妇尽量避免浓茶和咖啡。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产后康复指南》
主 编:邹燕
ISBN:978-7-117-33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