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详情-头条-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头条  >  蚕宝宝最喜欢的食物竟也有药食同用的价值
蚕宝宝最喜欢的食物竟也有药食同用的价值
浏览量:135时间:2024-03-21 13:37:18

南方的初春总是到来得很突然,昨日还是黄叶满地,出门时听到的还是脚下落叶的沙沙声,扑面的也还是蒙蒙细雨和袭人寒意。今日一觉醒来,所有的树木一夜之间进入暖春状态,点点新芽嫩绿,阳光透过初春的小叶,将眼前的一切都染上生机勃勃的色彩。

这时候,有一种树木的叶子正处于最为鲜嫩可口的阶段,那就是桑树的叶子—桑叶。这种叶子多在清明节气前采摘为佳,过清明一周后口感就会变差。

近年来,桑叶逐渐成为餐饮桌上的新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地区还推出了“桑叶套餐”以吸引客人的青睐,鲜嫩的桑叶可以有浸、蒸、炒多种做法,老桑叶则可以煲汤。

细解本草

据《本草经解》中记载,桑叶性味寒、苦、甘,归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阴脾经。桑树在古代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古人心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他们认为在诸多树木中,桑树是得“木气”最浓的,因此它的叶子才倍加鲜嫩肥厚,是唯一可以给蚕提供充足养分的饲料。而且在养蚕的过程中,因为桑叶随摘随生,桑枝剪而复发,蚕农只需要简单地种上几棵桑树,就可源源不断地获取到桑叶。

中医认为,“木”代表的是升发的力量,桑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桑叶便有助于人体气机的发散。再加上它的味道甘中带辛,辛可助肺气宣发,因此它常被用于各种感冒,尤其是咳嗽等肺系疾病。


本草功效

《神农本草经》认为桑叶的作用是“除寒热,出汗”。而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的作用为“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桑叶经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妇孺皆知的“桑菊饮”便是一例。风热感冒多常见于夏秋之季,此时天气炎热,风寒相对少见,但是“受热”居然也会感冒,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

夏季虽然没有寒邪,但仍有风邪,有时候一阵大风便会使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这是因为风会打开人体的毛窍,带走很多“热量”,使得人体内的阳气不足以温养肌表,便会起“鸡皮疙瘩”,再进一步就可能发展为“伤风感冒”。然而这种感冒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体本来要靠出汗以散热,而风邪的“干扰”使得人汗出不畅,使热邪闭郁于里,最终就变为了“风热感冒”。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疏散风邪,另一方面还要清热,因此就要用上既可轻扬解表,又能甘寒散热的桑叶。除了治疗风热感冒外,桑叶还兼有少许补益“肝木”的作用,因此古籍也认为它能清肝明目、养肝黑发。


活用本草

食疗中,通常会选用清明前后的桑叶,除了口感比较好外,还因为它得春天的生发之气,生发之力会更突出,有助于畅达人体的肝气。在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叫做霜桑叶,这时的桑叶得“秋气”更浓,凉性更强,有助于清热。

桑叶作为食材,搭配多样,可以与鸡杂搭配,做桑叶鸡杂汤;也可用云吞皮把嫩桑叶、猪肉、马蹄、玉米包在一起,做成桑叶云吞,新鲜爽口;还可以与鱼肉一起手打,做出鲜甜的桑叶鱼饼;将白芷、老桑叶、川芎与大鱼头一起放入瓦罐中,慢火熬制,则能熬出一碗香味四溢的桑叶鱼头老火汤。

桑叶药性相对偏寒凉,对于寒湿偏盛的人群,不宜单独使用,最好进行一定的合理搭配。


上汤桑叶

材料:嫩桑叶300克,熟咸鸭蛋1个,火腿肠1根,皮蛋1个,油、盐、葱花适量。

做法:嫩桑叶洗干净,火腿肠、皮蛋、咸蛋均切碎后备用。热锅下油,待油热后加入桑叶、盐,翻炒,再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焖煮30秒后,先把桑叶取出盛至盘子中。锅中继续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火腿肠、皮蛋及咸鸭蛋碎,大火煮开后,加入盐调味,最后放入葱花则可出锅,把汤汁淋在桑叶上即可食用。

此汤具有清肝热、透风邪的作用,除了适合感受风热邪气导致外感人群,因为桑叶具有升发肝木而不化热的功效,对于因思虑过度、情绪不调导致的“青春痘”,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善用本草养脾胃》

主      编:卢传坚,陈延

ISBN:978-7-117-30174-9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任何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图片

医疗/创造/大数据
分享互联网医疗
CONTACT US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