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俗称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是儿童抽动障碍常见的首发症状,仅有部分患者同时出现这两种症状。以眨眼、挤眼、翻白眼、皱眉、搐鼻、咧嘴、噘嘴、摇头、点头等头面部抽动首发的患儿居多,眨眼被认为是抽动障碍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有研究表明,48%的抽动障碍患者以眨眼为首发症状。
以发声性抽动作为首发症状的抽动障碍儿童占12%~37%,这些症状通常由清嗓子、干咳、吸鼻或尖叫等发声组成。
此外,部分患儿首发症状表现为干咳或叹气,应注意与心肺疾病相鉴别,如果患儿放松状态下干咳或叹气消失,而在应激状态下加剧,则应考虑是否与抽动障碍相关。
抽动障碍儿童的面部抽动主要表现为眨眼、挤眼、斜眼、扬眉、皱眉、耸鼻、吸鼻子、张口、伸舌、歪嘴、舔嘴唇、咧嘴、噘嘴、做鬼脸等。常见的腹部抽动有挺胸、扭腰、吸肚子、鼓肚子等。头肩颈部常见的抽动有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抖肩等;上肢抽动有搓手、握拳、甩手、甩胳膊等;下肢抽动有抖腿、踢腿、踮脚、异常步态等。
常见的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喉肌的异常抽动,如吭吭声、哼哼声、吼叫声、干咳声等,或表现为重复语言、说话时语调重音不当、口吃,或表现为不自主骂人、经常吐沫、随地吐痰等。
学习困难是指儿童在有适当的学习机会时,学业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成就严重低于智力的期望水平。抽动障碍儿童共患学习困难的发生率约为25%~50%,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最常见的是数学、拼写、阅读障碍。
抽动障碍儿童发生学习困难,首先是与抽动障碍症状本身影响有关,如未控制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使注意力分散,严重的、重复的、带有强迫的抽动障碍症状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导致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这些都会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其次,抽动障碍有很多共患病,如强迫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等,这些共患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和完成作业。比如共患多动症的患儿,多动症本身就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等问题,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当抽动障碍共患多动症时,其学习困难的共患概率可上升到31%,可影响包括应用学习困难、执行功能困难、集中注意困难等。而共患强迫症孩子的重复怀疑和检查行为会影响到重大考试或活动时的效率,从而加重学习困难。
另外,服用抗抽动药物也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引起情绪恶劣、抑郁、嗜睡和反应迟钝,少数患儿可出现学校恐惧,从而影响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抽动障碍中医专家问答》
主 编:韩新民
ISBN :978-7-117-32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