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痛风患者合理饮食,可以科学控制尿酸(上)》
四、低盐、低脂饮食
由于脂肪氧化产生能量约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为降低体重,痛风患者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加以限制。
一般脂肪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日40~50g,应选用含脂肪少的鱼肉、兔肉、鸡脯肉、鸭胸肉等,选用植物油而不用动物油,并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由于痛风患者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病,应限制钠盐摄入,用盐量2~5g/d为宜。
五、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水果是碱性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偏碱性物质,可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并使尿液碱性化,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的溶解。
痛风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西瓜和冬瓜不但属于碱性食物,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痛风患者更为有利。
此外,豆类及其制品、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虽然属于蔬菜类,但其嘌呤含量比较高,痛风患者也应避免食用。
六、多饮水
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因此,一般患者提倡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约8~10杯),以饮用温水和偏碱性水为宜。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一般提倡睡前适量饮水,不宜在饭前短时间内和饭后立即暴饮大量的水。饮水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晚餐(晚餐后45分钟至睡前这一段时间)、清晨(起床后至早餐前30分钟)。
此外,肾功能不全及心肺功能异常者需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饮水宜选用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果汁,可适量饮用浓茶水、咖啡、可可等饮料,有研究证明血尿酸水平随着咖啡摄入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茶叶碱或咖啡碱在体内的代谢物不是尿酸盐,不会诱发生成痛风石。
七、忌饮酒
酒精代谢使血乳酸升高,乳酸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出;特别是啤酒本身即含有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故临床上常可见到一次性饮酒过量伴进食高嘌呤、高脂肪饮食后诱使痛风发作的典型病例。
八、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
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如将肉类食物煮后弃汤再行烹调;采用蒸、煮、炖、烩、熬等方法可显著减少烹调用油量;辣椒、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避免食用。
九、规律饮食,坚持运动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仅要避免暴饮暴食,还要防止饥饿。鼓励患者每日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步行每日早晚各30分钟,以微出汗为度,防止剧烈运动。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痛风(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
主 编:钱 先,郭 峰
ISBN:978-7-117-25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