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的内科案例:肾结石治疗后延误取管
【病情摘要】
1.某县人民医院病历:
某女因间歇性双侧腰部胀痛半年,再发2天于某年8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四测正常,急性面容,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痛,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明显肿胀,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双肾区无明显隆起,叩击痛阳性,双侧输尿管行程处压胀痛,膀胱区无明显压痛,脊柱四肢无明显畸形,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B超示:胆囊壁毛糙,慢性胃炎,双肾积水,左肾多发性结石,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扩张。尿常规示:蛋白质 (±),白细胞 (+++)。入院诊断:①左肾多发性结石并积水;②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③尿路感染;④慢性胃炎。补充诊断:①肾功能不全;②代谢性酸中毒;③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
某年8月30日X线片示:左肾及左输尿管上段结石。某年8月31日静脉尿路造影片示:左肾结石,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双肾未见显影,建议逆行造影。某年9月2日双肾及输尿管CT片示:左输尿管上段 (相当于L3、4椎间盘突水平)高密度影及左输尿管下端 (相当于第3狭窄处)高密度影,考虑结石并其上段输尿管及左肾积水;左肾多发性结石,右肾积水扩张,右肾内未见致密影,原因待查;膀胱前壁点状高密度影,考虑结石,双肾功能受损。某年9月3日肾功能示:肌酐210.0μmol/L,β2微球蛋白6.53mg/L。某年9月5日尿培养无菌生长。某年9月5日行双侧输尿管探查+气压弹导碎石术+左肾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膀胱壁光滑,双侧输尿管开口清楚,右侧输尿管下段发现结石,予以击碎,左侧输尿管下段发现结石,击碎,于其上段靠近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发现一粒结石,左肾切开夹取出肾内结石,置入双J管。术后复查肾功能示:肌酐134.8μmol/L,β2微球蛋白5.47mg/L。某年9月17日出院。出院诊断:左肾多发性结石并积水,左侧输尿管结石,右侧输尿管结石等。嘱患者术后1个月回院拔除双J管,不适随诊。
某县人民医院病历:次年7月17日入院。患者某年9月在我科行双侧尿路结石手术,并留置双侧输尿管内双J管。左侧于约术后1个月拔除,右侧其诉遗落未拔,于1周前检查发现后拔除。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偶伴尿频、尿痛,无肉眼血尿,无呕吐,无畏寒发热等。入院查体:四测正常,神志清楚,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双肾区无隆起,右肾区叩击痛,右侧腰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左肾区无叩痛,左侧输尿管行程无压痛,肠鸣音正常。泌尿系CT示:右肾重度积水,肾皮质高密度影考虑为钙化灶或结石,左肾盂轻度扩张积水,左肾萎缩。入院诊断: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泌尿系感染、左肾萎缩、肾功能不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7月18日肾功能:尿素氮11.37mmol/L,肌酐211μmol/L,尿酸546μmol/L,β2微球蛋白11.27mg/L,膀胱素C3.53mg/L。7月18日B超示:右肾肿大,其内大量积液,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左肾积水。于次年7月22日行右侧输尿管探查、置管术,术中见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向上探查输尿管至肾盂,未见有结石、新生物,未见明显出血,留置F6双J管1根,手术顺利。次年7月23日肾功能:尿素氮5.19mmol/L,肌酐59μmol/L,尿酸278μmol/L,β2微球蛋白5.61mg/L。次年7月26日B超示: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并肾积水,旁观未见明显异常声像。次年7月29日尿培养示无菌生长。次年 7月 30日肾功能示:尿素氮 3.63mmol/L,肌酐 111μmol/L,尿酸520μmol/L。
2.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次年8月28日复查:
ECT报告:双肾血流灌注降低,双肾功能受损,双上尿路排泄受阻。彩超:左肾大小101mm×38mm,右肾大小102mm×46mm,形态规则,轮廓清,左右肾集合系统分别分离13mm、30mm,左右输尿管上段内径分别为2.7mm、6.0mm,中下段显示不清,右输尿管及膀胱内见双J管声像,膀胱未见明显结石。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右肾积水,提示梗阻;左肾集合系统轻度积水,考虑术后改变;右输尿管内及膀胱内双 J管声像。肾功能:尿素 8.97mmol/L,肌酐 147μmol/L,尿酸418μmol/L。尿:红细胞80/μl,潜血++,白细胞+。
【鉴定情况】
1.法医临床检验
被鉴定人步入检查室,神清,合作。左腰部见一11cm× 0.1cm斜形线状瘢痕,右腰部见一11cm×0.1cm斜形线状瘢痕,双肾区无隆起,右肾区轻叩击痛,左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阅片所见:某年9月2日CT片示:左输尿管多发结石,左肾多发结石,左肾积水;右肾积水,原因待查;膀胱前壁点状高密度影,考虑结石。次年7月11日X线片:右肾及右输尿管行程区域可见光滑管状高密度影。次年7月16日X线片:右肾及右输尿管行程区域管状高密度影消失。次年7月16日CT片示:右肾积水,左肾肾盂轻度扩张积水。次年7月23日某县人民医院X线片示:右肾及右输尿管行程区域可见光滑管状高密度影。
2.分析讨论
患者于某年9月5日在某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肾多发性结石并积水、右肾积水扩张、双侧输尿管结石,肾功能不全,行双侧输尿管探查+碎石术+左肾切开取石术,双侧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术后检测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出院时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回院拔管。医方上述诊断正确,处置符合医疗规范。
患者术后约1个月在医方拔除了左侧双J管,当时遗漏右侧双J管未拔,右侧输尿管内双J管长期留置约22个月,于次年7月拔除,医方在听证会上承认未写双J管拔除术病历。
双J管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在输尿管内长期留置可引发管壁结石,导致梗阻、肾积水。因此拔管术病历是判断双J管长期留置是否引起结石的重要依据。由于医方未写拔管术病历,故不能排除右侧输尿管内双J管长期留置引起结石对右肾的不良影响。
患者原有右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 (代偿期),次年7月拔除右双J管后约1周再次入院。诊断为右肾重度积水,行右侧输尿管探查、置管术。右双J管长期置留对右肾积水加重有一定不良影响,增加了患者次年7月再次住院的医疗费用。目前复查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右肾积水,未发现明显结石等梗阻原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无明显加重。
综上所述,某县人民医院未及时拔出某女右输尿管内双J管使得双J管长期置留、未写拔管术病历违反医疗规范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与右肾积水加重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增加了患者次年7月再次住院的医疗费用。
3.鉴定意见
某县人民医院未及时拔出某女右输尿管内双J管使得双J管长期置留、未写拔管术病历违反医疗规范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与右肾积水加重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增加了患者次年7月再次住院的医疗费用。
评析
临床上对于外科手术而言,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均应予以关注,不能因为手术结束而错误地认为治疗行为已安全结束。外科医生对于患者在术后需要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应详尽告知,本案中医方在术后拔除双J管时明显存在对患者病情不熟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未尽到注意义务。鉴定工作中判定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同样需要遵循完整性,即入院、诊疗、出院,每个环节行为都应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