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防范详情-医疗损害防范-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疗损害防范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疗损害防范 >  医疗损害的脊柱外科案例:脊椎术后病情无缓解
医疗损害的脊柱外科案例:脊椎术后病情无缓解
正文

医疗损害的脊柱外科案例:脊椎术后病情无缓解

【案情摘要】

某男性,44岁。因腰痛于某年2月4日在某人民医院行腰椎管减压及L3/L4椎间盘摘除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术后患者感腰痛加重,行走困难。患方认为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现法院委托进行医疗损害过错程度鉴定。

【病情摘要】

1.某人民医院病历:

某年1月29日某男因腰痛半年、双踝截瘫7天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腰痛,呈持续性隐胀痛,能忍,不影响劳动,间歇性发作。1周前转身时突然出现腰痛加剧,剧痛难忍,但能行走,之后出现双踝以下无力,渐发展到双踝以下无感受。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脊柱L4/L5似有台阶感,触压痛、叩击痛、棘突压痛明显,双下肢直腿试验阳性,双下肢大腿及小腿前侧触痛觉正常,后侧稍差,双大腿肌力正常,双小腿伸肌肌力正常,余肌肌力4级左右,双踝以下触痛觉消失,肌张力减弱,肌力0级。腹壁反射正常,肛门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某年1月29日MRI示:腰椎退行性变,多个腰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T2WI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L3/4椎间盘向右后,L4/5椎间盘向左后明显突出,L5/S1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其相对应硬膜囊及侧隐窝明显受压变窄,L3~5椎体对应黄韧带增厚,相应硬膜囊有受压改变,终丝马尾信号尚可。入院诊断:腰椎不稳并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损伤并截瘫。

某年2月4日手术同意书记载:具同意书人 (签名):某某,患者父 (父子关系)。于2月4日在全麻下行腰椎管减压、L3/L4椎间盘摘除、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植骨术。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用脊柱架支撑胸腹部,突出胸腹腔中间部分。常规C形臂下定位并做标记,用浓碘附常规术野皮肤,铺无菌单,75%酒精消毒切口皮肤,擦干,贴切口保护膜。以L4棘突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电凝止血,电切皮下组织,筋膜、棘上韧带。切开左侧棘突旁竖脊肌、腰大肌,钝性剥离,电切止血,显露左侧L3 L4L5关节突,锥板,横突。再同样显露右侧L3/L4/L5关节突、锥板,见L3/4关节有畸形,腰椎在L3/4向左侧-侧凸,并有错开、旋转、移位,L3/4关节突有滑脱活动。于人字嵴关节突处咬开,开口器开口,开路器开路,探针探查无异常,分别于左右两侧L3/L4/L5置入6根定位针。再次C形臂下透视见左侧位置好,进针角度及深度好,遂给予L36.5mm×4.5mm,L46.5mm×4.5mm,L56.0mm×4.0mm椎弓根钉做固定。做适当调整后置同型号椎弓钉。再次透视,见椎弓根位置好,角度及深度好,遂咬开L4锥板显露锥板,行L4全锥板切除,见L3/4椎间盘髓核脱出位于硬膜囊左外后侧,给予摘除,并从两侧进入L3/4椎间隙,清理干净。探查L4/5椎间盘膨出不明显,椎管无受压,遂未做处理,冲洗伤口。L3/4硬膜囊质地变硬,瘢痕状,给予吸收性明胶海绵于椎间神经管旁止血,摆好纵向连接棒120mm,固定好L5后,撑开L3纠正侧凸旋转畸形,并提拉L4椎体,给予复位,上紧螺帽,上好70mm连接棒,给予椎板骨及同种异体骨置入L3/4关节突。冲洗伤口,置引流器,缝合肌层、筋膜、皮肤,术毕。手术者:易某、李某。

某年2月7日病理诊断报告:送检椎间盘组织黏液、纤维化、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

某年2月23日出院。出院时情况:一般情况可,大小便正常,伤口拆线,甲级愈合,双踝以下仍只有轻微感觉,如蚁行走感,无痛觉,无活动,自主运动消失,被动运动可。出院诊断:①腰椎不稳并滑脱;②腰椎间盘突出症;③脊髓损伤并截瘫;④腰椎椎管狭窄 (继发性)。

2.某中医院次年8月31日X线片示:

L3~5椎体术后改变;CT片示:L4/5椎间盘左后突出,L3/4椎间盘膨出,L5/S1平面椎间盘后缘条状骨性密度致密影 (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L3~5椎体内固定支架固定牢固。

3.次年7月18日某中心医院肌电图检查报告:

双腓、双胫神经最大刺激(90mA)未见明显波形。

4.后年4月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CT片示:

L2~5椎体水平见钉棒系统内固定影呈术后改变,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部分附件缺如;L2/3椎间盘向右后突出约1.2cm×0.4cm×0.3cm,硬膜囊右前缘受压;L3/4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见团片软组织密度影,与硬膜囊分界不清;L4/5椎间盘膨出并向左后突出,左侧椎间孔闭塞,左侧黄韧带增厚约0.9cm,硬膜囊左缘及前缘受压;L5/S1椎间盘膨出,左侧椎间孔狭窄,后纵韧带可见钙化;所示部分椎体及椎小关节边缘见骨质增生,骨性椎管不窄,余黄韧带不厚。神经肌电图示:双侧L5椎旁肌、胫前肌、腓肠肌肌电均见大量自发电位,未见MWP,双侧股内肌肌电未见异常;双侧展肌、趾短伸肌肌电偶见自发电位,未见MWP;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未引出反应波。双侧L5~S2水平严重受损,并累及周围神经传导功能 (S2以下不排除)。

【某人民医院《鉴定申请书》摘录】

此手术系三类手术,手术医师易某是主治医师;李某是副主任医师,术中台下指导。

【鉴定情况】

1.法医临床检验

查体:神清,腰部正中见纵行线状瘢痕12.0cm,腰椎活动可。拄单拐独立行走,跛行,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张力减低,双足下垂状,屈伸肌力3级,双踝以下感觉明显降低。双下肢髋、膝关节活动及肌力可,可完成下蹲及起立动作。阅片所见:某年1月29日MRI片示:腰椎退行性变,多个腰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L2/3、L3/4、L4/5、L5/S1多个椎间盘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突出及膨出,L3/4椎间盘向右后,L4/5椎间盘向左后明显突出,L5/S1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其相对应硬膜囊及侧隐窝明显受压变窄,L3~5椎体对应黄韧带增厚,相应硬膜囊有受压改变,终丝马尾信号尚可。后年4月1日CT片示:L3~5椎体水平见钉棒系统内固定影呈术后改变,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部分附件缺如。

2.分析讨论

根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记载,患者有慢性腰腿痛、间歇性发作病史。入院1周前腰痛加剧,渐发展到双踝以下无力、无感受。体查见双踝以下触痛觉消失,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MRI示腰椎退行性变,多个腰椎间盘变性,不同程度突出,硬膜及脊髓受压。医方入院诊断为腰椎不稳并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损伤并截瘫。以上医方诊断正确,患者病情具有行腰椎管减压、L3/L4椎间盘摘除、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植骨术手术的指征。手术记录中未见手术有明显失误之处。出院时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说明手术疗效不佳,手术未达到治疗目的。

根据《某省综合医院手术分类及批准权限规范》规定,腰椎间盘脱出摘除术为三类手术,主治医师可担当二类手术的术者,或在副主任医师的帮助下,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的助手。据某人民医院《鉴定申请书》记载,手术医师易某是主治医师,李某是副主任医师,手术记录中未见李某医生对手术进行指导或帮助的记录,手术医师中亦未见李某医生的签名。上述情况说明医方违反《某省综合医院手术分类及批准权限规范》的相关规定,存在过错。该过错与患者手术疗效不佳有一定因果关系,建议参与度为次要责任程度。

3.鉴定意见

某人民医院违反《某省综合医院手术分类及批准权限规范》的相关规定存在过错。该过错与患者手术疗效不佳有一定因果关系,建议参与度为次要责任程度。

评析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不仅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行业的规范、指引,还必须执行地方性的规范、指南或制度等。不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当地的规范更符合地区情况,更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医疗损害的普外科案例:腹腔囊肿术中切除脾脏 下一篇:医疗损害的脊柱外科案例:椎间盘脱出误诊为肿瘤
相关医疗损害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