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的儿科案例:睾丸扭转
【案情摘要】
患者男性,11岁。因右下腹剧痛于某年4月7日13时到某市医院就诊。医方考虑阑尾炎予以抗炎输液等治疗。输液后腹痛有所好转,4月8日在家休养。4月9日因右侧阴囊肿大再次入某市医院就诊,医方考虑为附睾炎,予以抗炎输液等治疗。4月10日因病情加重再次就诊,经外科门诊检查后考虑为右侧睾丸扭转而入院。于当天行右侧睾丸切除术。现法院提供资料进行医疗过错鉴定。
【病历摘要】
某市医院门诊病历:某年4月7日13时:右下腹痛1天。查体:一般可,急性痛苦面容,心肺 (-),腹平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闭孔肌试验阳性。诊断:腹痛查因: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其他?建议住院治疗。本人及家属拒绝住院治疗,要求门诊保守治疗并签名。
某年4月9日:病史同前。诊断:附睾炎。
某年4月10日:病史同前。经输液后症状较前好转。
某年4月10日:病史同前。附睾B超:见单。诊断:右睾丸扭转。处置:住院。某年4月7日某市医院彩超检查报告单:右侧中下腹多个稍低回声结节,考虑为淋巴结可能性大。双肾及阑尾区未见明显异常。某年4月10日彩超检查报告单:右侧睾丸回声减低不均匀,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不排除睾丸扭转可能,请结合临床考虑;右侧附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回声杂乱不均,请结合临床。
某市医院出院记录:入院时间:某年4月10日,出院时间:某年4月18日。患者突发右侧阴囊部疼痛3天入院。查体:右侧睾丸部阴囊部肿大,皮肤呈紫红色,右侧睾丸较对侧阴囊肿胀增大,皮温略升高,右睾丸部触痛,抬高右侧阴囊,睾丸疼痛无缓解,阴囊部透光试验阴性。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急诊行右侧扭转睾丸复位固定术,术中见睾丸 (右侧)呈紫黑色,复位后热敷并2%利多卡因精索封闭20分钟后未见血运好转,考虑睾丸坏死,告知患者家属后进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好转。出院情况,患者一般情况可,伤口已拆线,愈合良好,病检示:左侧睾丸及附睾明显充血,出血伴梗死,符合扭转改变。家属要求出院。出院诊断:①右侧睾丸扭转;②左侧睾丸韧带过长。
【鉴定情况】
1.法医临床检验
神清,右侧阴囊空虚,右侧阴囊可见一纵行3.5cm术痕,可扪及1cm×1cm大小结节 (考虑手术后瘢痕),左侧阴囊及睾丸未见明显异常。余查未见特殊。
2.分析讨论
睾丸扭转是阴囊内常见急症之一,睡眠或安静时突然发生睾丸剧烈疼痛,这是此病首发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阴囊肿胀、触痛明显,就本例而言,被鉴定人某男在第一、二次就诊中,医方欠缺的是考虑阑尾炎、附睾炎,没有全面分析可能是睾丸扭转,从而未行彩超阴囊检查,也未请外科医师会诊,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存在过错。被鉴定人睾丸长时间扭转 (睾丸扭转后一般6~12小时就已经坏死),出现睾丸坏死,医方行睾丸切除是符合医疗规范的。医方的过错与被鉴定人右侧睾丸切除有因果关系,但被鉴定人在第一、二次就诊中,医方要求被鉴定人住院检查治疗,而被鉴定人家属未予同意,可造成医方无法对被鉴定人进一步检查治疗,较早发现睾丸扭转而避免睾丸长时间扭转发生坏死。
3.鉴定意见
某市医院在对某男诊疗过程中,存在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过错,该过错与被鉴定人右侧睾丸切除有因果关系,建议参与度为主要责任程度。
评析
睾丸扭转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发病率高。一旦发生最好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对于阴囊肿大而并不发热的儿童患者,医生应怀疑可能是睾丸扭转,并进行相应检查以确诊或排除诊断,必要时可立即行探查手术。本案中医方显然欠缺这方面的考虑,延误了患儿的病情。同时,整个就诊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不配合也增加了对疾病及时诊断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