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
女,60岁,退休,汉族。
【主诉】
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头晕、心慌2小时。
【病史摘要】
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256/120mmHg,服用氨氯地平2.5mg、福辛普利10mg治疗,血压控制在120/70mmHg左右。半年来受到精神刺激后常常惊恐不安,夜眠差、入睡困难、早醒,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查体】
BP 180/80mmHg,神清,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基本正常。电解质:K+3.43mmol/L。查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肾血管彩超、椎动脉彩超、颅内血管彩超无明显异常。24小时尿钾15.47mmol/L,治疗后复查电解质:K+4.0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8mmol/L。(图1)
【初步诊断】
高血压3级(极高危),糖耐量异常,抑郁焦虑状态。
【诊治过程】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降压、改善情绪等治疗,多次查血钾偏低,24小时尿钾偏高,结合病史特点及实验室器械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将利尿剂螺内酯加量后血压控制情况尚可。
【最终确诊】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腔隙性脑梗死、糖耐量异常、焦虑状态。
【相关最新指南及诊治进展】
图1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该患者于住院过程中血压不易控制,考虑与患者焦虑状态有关。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这种病患多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预防与治疗】
1.积极的自我暗示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2.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地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3.做最感兴趣的事情
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4.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5.音乐
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变化。当一些事情使你感到不安、烦躁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你会觉得音乐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你的心灵,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而你的焦虑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
6.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为首选药物。常用药物为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