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绝一味的不切实际的向患者及家属保证。
明确医学知识的权威性及疾病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医生对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及康复训练具有权威的地位,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中,既要保证可信性及权威性,又要避免产生过度的武断及片面。在出院沟通时需对疾病的结果及转归做合理的、客观的和负责任的说明,医务人员与患者和家属共同承担起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重担。
(二)对于文化层次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及家属,在沟通出院后的随诊及复查情况时,避免草草了事,不负责任,尽量向患者及家属多次强调,使其理解疾病的严重性及复查、随诊的必要性。另外,医务人员对此类患者应加强主动随访。
案例
患者,28岁,农民,文盲,顺产过程中因胎盘粘连行人工剥离胎盘,检查胎盘见胎盘母体面约6cm×4cm的缺损。产后第一天,患者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要求出院。复查彩超提示宫内6cm×4cm×2cm的混合回声区。医生在床旁向患者交代考虑患者胎盘残留,告知产后半月复查彩超,继续口服促宫缩药物,告知有阴道大出血或清宫可能性后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5天因产后大出血于当地镇卫生院就诊,因无输血条件由我院120转入我院抢救。事后患者及家属不理解,要求医院赔偿。
(一)分析
1.患者为胎盘残留,出院时医务人员仅仅是向患者交代产后半月复查,未向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就其选择。
2.患者为农民、文盲,理解能力差,医务人员在产后仅向患者交代病情,未向其家属交代病情,且未向患者强调什么是胎盘残留、胎盘残留的危害等,或许患者根本不知道胎盘残留有什么危害,未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二)建议
1.出院沟通前,了解患者家庭经济情况,若发生大出血等需要抢救情况时有无就近就医抢救条件。对于此类患者,医生应加强主动随访,减少不良医疗结局的发生。
2.出院沟通时,沟通地点尽量选在医生办公室,沟通对象为患者及其丈夫(或其父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什么是胎盘残留,胎盘残留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差,发生产后大出血,出血多了可能需要输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等。讲明危害性,征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提供治疗方案
(1)期待治疗:继续给予促进宫缩药物治疗,一周复查妇科彩超了解宫内异常回声变化情况。但在期待治疗过程中有发生感染、大出血可能,有清宫可能。
(2)立即清宫:清宫过程中可能因胎盘粘连紧密,无法完全清除胎盘组织,需多次清宫。清宫过程中可能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也可能因清宫致子宫内膜损伤,导致术后继发闭经、宫腔粘连等。
4.无论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均需在出院医患沟通记录上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