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通地点
应选择一个比较正式的沟通地点,如医生办公室,不要在走廊、电梯等比较随意的地方。
(二)沟通对象
1.患者本人、丈夫、双方父母或是监护人。
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有医疗纠纷苗头的患者,尽量让患者本人、所有直系亲属全部参加。
3.对于文化程度低、不会写字;具有语言、听力障碍;或者智力障碍的患者,沟通对象最好是其丈夫或者监护人。
(三)沟通者
1.主要是主管医生。
2.对于复杂疾病或诊断不明确需转科、转院的患者,最好是上级医生或者科主任进行沟通。
(四)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技巧、行为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和谐医患关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语言技巧
(1)医生要具有和善的交流态度。
(2)讲话要用患者听得懂的普通话或方言,与老年患者沟通,注意使用敬语、谦词。
(3)通俗易懂,尽可能言简意明,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
2.行为技巧
(1)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养成行为举止文明的习惯,让患者产生信任感。
(2)保持微笑能拉近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很多时候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耐心倾听,了解患者心理活动。
(4)肢体接触,比如轻拍患者的肩膀、一次抚摸、一次握手能促进医患之间的信任,有利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