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内容
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内容
正文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医师及责任护士在第一时间内与患者及亲属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各项制度,强调患者住院期间衣食住行安全所需注意的事项,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尽快了解病区、医院环境,完成患者角色的转换,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入院后的诊治流程,可能进行的各项检查,初步的治疗方案等。

(一)患者入院后首次医患沟通的主要内容

1.患者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需要从患者入院后的详细病史询问,患者体格检查中得出。医患沟通时要注意强调初步诊断的不确定性及不全性。

2.诊断依据

从患者入院后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中提炼出诊断依据,告诉患者关心的为什么患了初步诊断考虑的疾病。如果暂时诊断不确定,注意提醒患者或家属要注意观察哪些症状、体征的变化,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

3.患者病情状况及病程阶段

对患者目前的疾病状况,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生发展阶段给予初步的评估,并与患者和 (或)家属沟通,征得理解。病情危重或可能病情进行性发展加重者,需要当场签署病危通知书,让患者家属知晓并对病情的可能变化甚至突然死亡作好心理准备。

4.建议患者初步治疗方案及费用估算

根据患者疾病初步诊断结合诊疗指南等专业权威资料,拟定出多项治疗方案,告知患方各种方案的利弊,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准备采取的特殊治疗,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患者有无医保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医保不能报销的费用情况,患者本次住院的直接经济负担情况,应该明确告知患者。

5.建议患者进一步治疗及检查的方案

应该告诉患方为什么做检查,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什么;若患者诊断不确定或病情危重,而医院目前的检查或治疗条件有限,应如实告知患方,提出进一步特殊检内容、会诊或转院治疗等方案,供患方选择。

6.拟行治疗时间

特殊药物治疗的开始时间、内科介入治疗时间的初步安排应当告知患方。

7.患者治疗风险、药物副作用及医疗处理办法

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其潜在损害风险性、药物不良副作用要预先评估告知,该项内容告知时使用恰当的语言、合适的语气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给患方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但也要让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8.请患者及亲属配合的事宜

如住院期间服药、输液、注射时间及各项特殊检查或治疗的安排时间,患者或家属在相应的时间段配合治疗及检查。

9.谈话中患者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患者住院期间应遵守的规矩应当告知患者,特别是现在医保患者不能挂床住院,特殊情况离开医院必须请假,患方必须留下能够随时联系沟通的电话等。

(二)入院环节不同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内容

1.责任护士的沟通

责任护士是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接触者,在自我介绍姓名的同时,说明自己是患者的责任护士,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她。责任护士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把科室的相关情况和住院后注意的事项细致的告诉患者,从按时服药、休息时间、检查治疗时注意事项到饮食或外出科室请假等,使患者对科室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适应。

2.经治医生的沟通

经治医生是患者的直接治疗与管理者,患者入院后要详细询问疾病的变化过程,在告知患者自己是经治医生的同时,除了患者或家属代述的病情陈述外,经治医生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要对患者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在询问病情和体检检查过程中,经治医生要态度和蔼可亲,让患者感到亲情温暖,对经治医生产生信任感。

3.组长护士(或护士长)沟通

在经治医生做了病情询问和全面检查后,组长护士或护士长到患者病床前自我介绍,同时介绍经治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患者疾病把握性,让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生和护士产生信任的第一印象,对自己的病情康复充满信心。护士长的温情、关怀更让患者对医院充满好感。

4.上级医师的沟通

上级医师的沟通可以不在第一时间完成,但应在患者入院的24小时内完成,在听取经治医生汇报和查看患者的病历后,在初步印象的情况下,对患者询问病情并在做体格检查的同时,多与患者沟通,说明本科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并对患者的病情转归有一个客观的答复或解释,让患者对医生、上级医师充满信任。

(三)针对患方的医学与健康教育

各种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一样,每个科室、每个疾病都有健康教育的专用内容。内科各专科主要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沟通。

1.告诉患者和亲属相关的医学知识

一旦诊断明确,应告诉患者及其亲属该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程、疾病预后等;使其对病情、疗效和预后有足够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因为不知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2.告诉患方的相关的健康知识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预防应该从年轻时开始,尤其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家族史的个体,应该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限盐、限制高脂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戒烟、限酒;坚持有规律的体力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患病后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便于观察疗效及调整治疗方案。

呼吸内科:注意随天气冷暖变化加减衣服,避免受凉,要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对燃烧生物燃料及烹调产生的烟雾或油烟,要有良好的排风系统;避免吸入有害及PM2.5严重超标的气体。从事粉尘工作者,要注意职业防护。

消化内科;吸烟、饮酒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肯定的影响,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注意清淡饮食。有些药物包括中药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注意提醒患者为何用药、如何规范用药,不可信所谓“偏方”。对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需进食软食。

肾脏病科疾病:加强营养,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低蛋白饮食者应提供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及必要的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有益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告知血透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加控制在1kg/d以下,称体重时衣物增减要有说明,动静脉造瘘手术患者要告知避免局部碰撞重压,随时自检,保护好血管通路才能保证透析质量等。

内分泌疾病:大多数内分泌代谢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定期监测和随访、患者的依从性与积极配合至关重要。需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及亲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和亲属相关疾病的基本医学知识,了解所患疾病的自然病程及预后,以及定期随访和监测的必要性等。

神经内科疾病: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及亲属积极宣传医学常识,使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及对一些疾病的认识,有利于隐袭、缓慢起病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应告知患者及亲属重视控制高危因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以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疾病,达到一级预防效果,避免复发。

上一篇:内科入院环节的沟通 下一篇:内科入院环节沟通方式及技巧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