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人际沟通技巧
人际沟通技巧
正文

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而没有沟通能力的人,就像没有帆的船,即使到了大海,只能任其漂浮,无法驶向自己想去的方向。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那么要如何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呢?

(一)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真诚、信任、热情和克制

真诚——真诚的心能使沟通对象彼此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长久的发展下去,友谊地久天长。所以,真诚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技巧。

信任——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彼此信任是维持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保障。

热情——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彼此冷漠的心灵。热情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是传递沟通信息的纽带。

克制——克制就是克己复礼,避免在与人沟通和交往中发生摩擦和冲突。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克制在人际沟通中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但克制并不是一味的无条件忍让,而是应有理、有利、有节。

(二)然而,人际沟通的有效性还要靠以下几个因素来保障

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沟通。尊重是沟通双方彼此平等的前提和保证。

倾听——倾听是沟通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不仅要倾听,还要用言语或者肢体语言让对方知道“我在认真倾听”。

核对——接收到对方的信息后,用“您的意思是……”这类语句向对方核对信息含义,有利于让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到信息的含义是否真的被理解。

表达——坦白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情感、思想和希望是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要把自己对沟通内容的想法表达出来,如若认同,用目光或点头肯定对方的说法;若如需要拒绝,一定用坦诚的语气礼貌地表达“不”

耐心——耐心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沟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在沟通效果不好或者没有达到沟通目的之前,需要耐心等待,等待转机,等待相助,加之努力终会有志者事竟成。

觉知——沟通中需要觉知,且要贯穿始终。觉知能了解自己是否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何弥补,是沟通的治疗师。

认错——承认错误是沟通的解毒药。沟通中出现的问题有多少就因为一句“我错了”而一笔勾销、一言化解,一个认错沟通双方都豁然开朗,放下心头重负,重新面对自己和彼此。

道歉——主动说出“对不起”并不代表真的做错了什么或者伤害了谁,真诚的道歉是一剂软化剂,让沟通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化解尴尬的局面,甚至打开一片海阔天空。

不批判——批评、责备、抱怨、说教等,都是沟通的刽子手,一定要避免“恶语伤人”,否则, “福从天降,祸从口出”,只会恶化事态,伤了沟通双方的感情,甚至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

不带情绪——沟通中不可带入情绪。情绪中的沟通常因冲动而失去理性,讲不清理也道不明事。尤其不能因带有情绪的沟通而做出决定,这种冲动性的决定容易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况且不理性的沟通不会有理性的结果。

(三)人际沟通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沟通技巧,化解不同见解,建立共识。掌握沟通技巧与原则有利于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下面提供几个有效沟通的行为法则供参考

1.自信的态度。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了解很清楚,也很认可,在沟通中不卑不亢,不随波逐流也不唯唯诺诺,在沟通中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却从不与人争辩、谩骂,始终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2.体谅对方。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当你真诚地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3.提示对方。沟通中难免产生矛盾和误会,如果这种矛盾出自于对方的淡忘,适当的提示可让对方信守承诺;如果这种矛盾是对方故意为之有意食言,适当的提示也可以告诉对方你并未淡忘之前的承诺,提醒对方信守诺言。

4.直接告诉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你的要求和感受,是对沟通对象的尊重之举。有效的表达你的所思所想会有效的评价沟通效果,有利于沟通的进一步进行。当然,直言不讳也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

5.注重沟通方式的结合运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几种沟通方式配合运用能起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如口头沟通辅以备忘录,语言沟通辅以表情和动作,文字沟通配以图片和动画等,这些平行沟通方式的结合都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与接受。

6.注重沟通语言的简洁易懂。在沟通中,语言文字要通俗易懂,意图要表达明确,感情要真挚坦诚。这样的沟通能够直接有效的让对方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避免了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误解、曲解,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7.注重沟通前的准备和铺垫。为了提高沟通的感受性和有效性,在沟通之前,尽量了解并掌握对方的心理背景和实际情况,对充分理解对方在沟通过程中的言行和反馈有所帮助,做到“知己知彼”,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四)成功找准沟通的切入点对沟通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入点恰当,沟通顺畅成功;切入点不恰当,沟通受阻失败。既然如此,如何准确把握沟通中的切入点

1.寻求对方认同

首因效应在人际沟通中影响很大,沟通双方的第一印象给彼此的感觉最深,双方也会从第一印象中大致了解对方的内在品性。能否获得他人的认同,要看怎样恰到好处的适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1)爱屋及乌。人们总是关心自己最亲近的人,当发现其他人也在关心着自己所关心的人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在人际沟通中,可以利用人们这种爱屋及乌、关心则乱的心理去关心和关注沟通对象所关心和关注的人或事物,以此作为切入点,拉近沟通距离,打开沟通话题。

(2)同胞意识。同胞意识,也称为亲情意识,是指人与人之间把彼此看做是同胞亲人的感觉。在人际沟通中,建立“同胞意识”是缓解尴尬局面、延续沟通话题的有效手段,“同胞意识”可以使沟通对象彼此放下戒备、彼此接受,更开放更随意的沟通交流,提高沟通效果。《三国演义》中刘备跟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正是利用了义结金兰后这种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同胞情感”,促进和团结彼此的感情,忠心不渝,齐心协力共打天下,大有一番作为的。

(3)举手相助。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此时的热情相助最能给人以温暖和好感。所以,那些不吝好助、大方厚道、拥有古道热肠的人总能在人群中树立威信和名声。人们也都愿与拥有好名声的人交往和沟通,也许你的举手之劳正解了他人的燃眉之急,由此也打开了你与他人的沟通渠道。正所谓,“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

2.满足对方心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存在明显的个性心理,各不相同,但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中,也存在普遍均有的共性心理。把满足沟通对象的共性心理作为沟通的切入点,是沟通成功的捷径,往往会取得较为满意的沟通效果。

共性心理共有四种:称许心理、共向心理、受敬心理、自傲心理。

(1)用称赞满足人的称许心理。每个人都有一种显示自我价值需要的心理,都希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取得值得夸赞的成就。这种称许心理如果能得到满足,必定能激发起自身的感激心理和报偿心理,更努力地工作以期待更大的成就和称赞。真诚的激励和赞扬不仅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能使被称赞者产生一种想与之进一步沟通和交往的冲动。

(2)用兴趣满足人的共向心理。人们常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些话的意思说明投缘的人情趣相投,人们都喜欢与跟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交往一起沟通。在人际沟通中,彼此兴趣相同的人把“共同语言”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话题,沟通的成功率比要大大高于兴趣相左的人。

(3)用尊重满足人的受敬心理。受人尊敬是一个人地位的显示,一个人是否受到他人尊敬,表明他的品行、才华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懂得尊敬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人们都有对比的心理,与人沟通时,若对方年长则会庆幸自己年轻,若对方年幼则会满意于自己老成。无论沟通对象年长年幼,主动地恭敬问候总是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敬意。若言语间能够表达出尊老爱幼的真实情感,便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为成功的交流和沟通铺一条平稳的路。

(4)用谦卑满足人的自傲心理。人们对于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技能才干都会有一种引以为傲的心理,这种心理中包含着自信和自负。对于自己认为优秀或者是崇信的事物,人们往往笃定不移,宁愿自己承受自欺欺人的后果也不愿接受他人的异议和纠正。所以,时刻以一种谦卑的心态去欣赏和接受他人认为好的事物,能够满足这种荣傲的心理,融洽沟通气氛。

(五)在人际沟通中要始终意识到你和对方均有沟通的双重角色,既是信息源又是沟通对象,要意识到语言的双向性。换句话说,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还应考虑怎样谈才能使对方产生兴趣,易于理解,并根据对方的各种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为此,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自我介绍

与熟人沟通,自然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引出各种话题,但与刚相识的人沟通,则应认真考虑如何选择话题。初次见面,难免要作一番自我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介绍是人际沟通的第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如运用得好,可使你在沟通中占得先机;反之,则可能给你的沟通带来种种困难。一般说来,自我介绍要讲究适度。不必过分自我贬低,过分谦虚和恭敬,这样会让对方认为你言不由衷、虚伪做作,弄巧成拙。当然也要避免一开始就炫耀自己博学多才,显得锋芒毕露、令人生畏,让对方觉得你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真诚地、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才能给人以诚恳坦率、可以与之沟通交流的印象。

2.选择话题

在自我介绍之后,就要选择话题了。好的话题能够成为沟通的媒介、基础和开端。一个好的话题是沟通双方均熟悉、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话题才能达到“能谈、爱谈、好谈”的效果。选择话题的方法主要有:①“中心开花法”。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题,围绕众人的注意中心,引出许多人的议论,借由众人议论讲话题继续下去。②“即兴引入法”。巧妙地借用沟通对象当时的随性言谈作为话题,借此引发交谈。③“投石问路法”。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随意抛出一些问题,初步了解对方的想法后,有目的的与之交谈。④“趣味相投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寻找对方感兴趣的事物与之交谈,便能够很顺利地将沟通进行下去。

3.讲究对话

沟通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教学演讲,而是沟通双方有所交流的轮流说话。成功的沟通是相互应答和呼应的过程。想要能够成功地进行对话沟通,应避免以下八种不正确的对话方式:①打断对方的谈话,扰乱对方的思路;②过于概括和隐晦自己的言辞,忽略对方的理解能力,使对方无法领会你的真实意图;③心不在焉,迫使沟通对话再次重复;④一泄如注似的交谈,让对方无暇反应你的话语;⑤信口开河,妄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⑥避实就虚,含而不露,让人迷惑不解;⑦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细微末节;⑧当别人对某个话题兴趣盎然时,你却感到不耐烦,强行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

4.注重细节

沟通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往往对沟通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这里说的细节是指:①让先。让先首先是尊重,一方面可以表现你的谦虚,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来观察对方,给自己一个从容考虑的余地。②避讳。沟通之前要尽可能多了解沟通对象,避开对方所忌讳的话题,对于隐私更要避之不谈,否则会引起对方不悦。要学会察颜观色,一旦发现自己不小心触及了对方的忌讳,应立即巧妙避开,转移话题。③幽默。恰到好处的幽默,能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体会到深刻的哲理。幽默运用适当,可为沟通增添活跃愉快气氛。幽默来源于一个人修养和才华的有机结合,不可强求。如果仅仅为了追求风趣而不讲格调,则会弄巧成拙。④平衡。如果沟通对象不是一个人,要注意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而冷落了其他人。在交谈的同时,可用目光环顾他人,试着把每一位沟通对象都带入到你的沟通话题中来。

上一篇:人际沟通的障碍 下一篇:医患沟通概述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