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全科医患沟通技巧的典型案例3
全科医患沟通技巧的典型案例3
正文

(一)案例介绍

一天,宏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一个患者家属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的父亲孟某是本社区的居民,58岁,一个月前突发脑溢血晕倒,经抢救已渐渐恢复意识,但目前下半身瘫痪,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由于患者的妻子已去世多年,儿女平时工作很忙,家里没有合适的人照料,孟某自从生病后,整日沉默不语,对生活倍感绝望,拒绝继续接受治疗,儿女为此很苦恼,所以求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否提供帮助。社区在接到求助后,建议患者家属在家设立家庭病床,并派杨医生负责为他诊疗。

当杨医生赶到孟某家中为其治疗时,患者意识清醒,语言表达尚可,但思想上很抵触,拒绝回答医生的提问,也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驱赶杨医生。杨医生见到此状况并不急于诊治。而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找患者聊天。起初,孟某无明显反应,但杨医生每天依旧坚持来看患者,与患者拉家常,就这样连续持续了一周,孟某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扭头不语到后来主动参与谈话,慢慢患者逐渐打消了抵触情绪,与杨医生熟络起来。杨医生在与其谈话中了解到孟某是个退伍军人,退伍前也是个领导干部,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作风硬朗,工作能力强。突发疾病对他的打击极大,以致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加之家人平日与他的沟通较少,导致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之后的一段时间,杨医生时常去陪患者聊天,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时常鼓励患者,与患者回忆过去,谈谈未来,替患者打气,帮助他度过了最枯燥而痛苦的时光。慢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下肢恢复了知觉,杨医生又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直至患者能下地拄拐走路了。孟某身体康复后,其家属对杨医生的照顾十分感动,亲自做了面锦旗表示感谢。而孟某也与杨医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案例分析

(1)近些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因病致残的患者越来越多。许多患者因此失去行动能力,需要终生卧床。我国对于瘫痪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很多患者无法享受到正常人的生活,生活质量令人担忧。本案例中,患者孟某的行为与表现代表了当前大部分瘫痪病人的状态。前后生活的巨大反差,加上心理疏导不及时,很容易会引发患者悲观、厌世的心理。

(2)社区杨医生运用人文精神与医学关怀的理念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走出失落的低谷,使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虽然,对患者的关怀呵护并不是治疗疾病最好的药物,但能给患者以精神的满足,缓解其身心的痛苦与恐惧,增强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引发的思考

(1)全科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人文关怀?

(2)对于瘫痪患者的持续性照顾,你认为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复习思考题】

1.社区全科患者的疾病特征不包括

A.疾病呈现非典型性 B.疾病多为急性

C.多为常见病、多发病 D.病种分布广泛、种类复杂

2.在接待患者初次就诊时,医生获得患者及家属信任的关键是

A.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

B.承诺以低廉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做诊断治疗

C.打扮得体、仪表端庄、言谈从容不迫

D.表达尊重、真诚、关爱及同情理解

3.一般情况下,全科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临床决策,最终需要什么人来决定

A.由全科医生决定 B.由病人家属决定

C.由病人自己决定 D.由大家讨论决定

4.全科医生应采取哪种问诊

A.封闭式问诊 B.开放式问诊

C.一次性问诊 D.间接性问诊

5.全科医疗医患关系特征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从治疗为主转向关怀为主

B.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

C.从以疾病诊疗为中心转向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中心

D.从主动与被动的需求关系转向需要互补的积极互动关系

6.下列哪些人群是社区卫生服务对象

A.病人 B.老年人

C.社区内的全体人群 D.重点保健人群

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眼花到社区医院就诊,血压170/110mmHg,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嗜酒。诊治后给予降压治疗,一周后症状好转自行停药,依然不改吸烟嗜酒行为,认为自己没问题,无需长期服药。

7.影响患者的服药的行为因素是

A.经济条件因素 B.医患关系因素

C.病人认识不足 D.家庭环境因素

8.强化病人的管理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A.解释病情 B.讲解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C.使用基础用药 D.安排进一步的检查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A 6.C 7.C 8.C

【拓展导读】

1.《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

由周恒忠、夏晓萍主编。该教材将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融为一体,通过新的课程组合来诠释全科医学,其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该书以社区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涵盖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康复等内容,注重社区常用的诊疗技术,列举了一些社区常见疾病案例,并对这些疾病的管理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在教学与实践中掌握全科医学相关知识,激发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为毕业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全科医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2.《医学沟通技能》(第3板)

由(英国)劳埃德(Margaret Lloyd)(英国)波尔(Robert Bor)编写,钟照华译。随着我国法制制度的健全,人民群众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回顾一些医患纠纷案例时,不难发现许多案例只要医务人员能够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都可以避免。目前,国内对于医疗知识、医疗技能方面的教材较多,但对于医学沟通技能的书籍较少,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此书从全新的角度,通过对诊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细致、全面的阐述以及对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沟通技能,实用性较强。

上一篇:全科医患沟通技巧的典型案例2 下一篇:医患纠纷概述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