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全科医学概述
全科医学概述
正文

全科医学起源于公元前10世纪的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发展起来,并走向规范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引入我国,1988年WONCA主席访问中国,向我国正式介绍全科医学的有关理念,之后,一直在探索中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随后,6部委联合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科医生制度建立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标准(试行)》《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等相继出台,为全科医学的培养搭建了政策平台。在政府的大力培养下,截至2013年,我国全科医生达到14.56万人,其中注册4.74万人,取得合格证书9.81万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科医生队伍。

因全科医学的发展在我国尚属一个崭新的领域,需要大量全科医学人才共同的努力与建设,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全科医生需求量大,但我国现有全科医生不足15万人,每年培养的全科医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高素质全科医学师资力量薄弱,现从事全科行业的医生多为从专科医生转变过来,未经过全面的、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他们中很多人对全科医生的不是很了解,并没有全面达到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对全科医学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的服务理念理解的不够透彻;由于社会认识不足、职业发展受限、行业收入较低等原因,报考全科医生的积极性不高、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培训后不注册的现象常见。

(一)全科医学概念及学科特点

1.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是一门以个人、家庭、社区为服务对象的,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该学科为临床二级学科,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它能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是一种长期负责式照顾。

2.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

全科医学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其涉及的服务十分广泛,填补了高度专科化的生物医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广泛的服务领域:

与临床专科不同,全科医学涉及的服务领域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临床内、外、妇、儿等专科服务领域,还包括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哲学等领域的服务。与临床专科在深度上纵向发展的形式不同,全科医学是一门在广阔领域中横向发展的临床学科,它面向社区所有居民,包括对疾病、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多方面进行服务,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场地灵活、服务形式多样,具有临床专科所不及的优势。

(2)独特的思维方法:

与传统经验医学笼统的、思辨的整体论不同,全科医学在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医学观与方法论。该方法是具有科学基础的整体论,它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证据为基础,按照系统思维方式全面地、综合地、整体地认识患者的健康问题,遵循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基于临床实践,坚持科学地批判思维,在批判中纠正,不断地在改进中提升能力。

(3)注重人性化服务:

全科医学关注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疾病本身,其宗旨是为人们解除疾病的痛苦,提供预防保健与康复治疗服务,提供长期的、持续性的健康照顾。全科医学是一门注重人性化服务的学科,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提倡在与人沟通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要真诚地、不求回报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地实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全科医疗及服务特征

1.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是由全科医生提供的,对个人和家庭实行连续性的、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它是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一种基层医疗(primary care),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公认的基层医疗的最佳服务提供模式。全科医疗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家庭医疗(family practice)。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对家庭医疗的定义是:“家庭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和综合性卫生保健的医学专业,它是一个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宽广专业。家庭医疗的范围涵盖了所有年龄、性别、每一种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实体”。

2.全科医疗的服务特征

全科医疗服务扎根于基层,以门诊为主体,对居民实行人性化照顾、它把患者看作是完整的人,有情感、有尊严,有心理变化,而不是片面地看到疾病。和大医院相比,全科医学医疗服务在地理位置、时间安排和经济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个人化、持续性、综合性的服务将患者的健康状况立体、全面地记录下来,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医治。全科医疗作为一种独特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以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以人为中心的基层医疗服务实际上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以人为中心并不是指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他,而是提倡医生要进入患者的世界,用患者的眼光理解疾病,对待疾病。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进行服务,了解患者对医生的期望,知道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理清正确的疾病因果关系和树立健康的信念模式。

(2)以家庭为单位的基层医疗:

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服务是将家庭作为一个照顾单位,是医学人性化发展的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社会、家庭背景,考虑家庭对疾病的影响,通过对家庭的评估、咨询、干预等手段,使家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基层医疗中,常采取家庭访视、家庭病床、家庭咨询、家庭治疗的形式来实现。

(3)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医疗:

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医疗,是一种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它将社区和个人的卫生保健结合起来,而不只是局限于患者和疾病上。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可以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因素,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能更有效地控制传染性疾病;提供社区医疗保险服务,实现全面健康保险的覆盖;能有效地维护全体居民的健康。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医疗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基层医疗单位、特定的人群(社区)、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过程。

(4)以预防为先导的基层医疗:

全科医生在疾病预防中发挥主要作用,是预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具体表现在:全科医生扎根于社区,与社区居民联系紧密,除了接收首诊患者,还接触健康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提供预防性服务;全科医生有更强的社会沟通与协调能力,与患者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关系,更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为终身性的服务,包括卫生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社区康复及计划生育服务等。全科医生开展预防工作能自始至终贯穿人的一生,覆盖面广泛,比专科医师更有优势;全科医生能接触到不同发病阶段的患者,可全面提供一、二、三级预防服务,这能更好地实现预防保健工作。

上一篇:重症监护病房医患沟通技巧的典型案例 下一篇:全科患者特点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