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患沟通的主要阶段和基本内容
医患沟通的主要阶段和基本内容
正文

(一)医患沟通的主要阶段

医患沟通是沟通中的一种情况,符合沟通过程和规律。沟通是在某一背景下,信息发送者将信息通过一定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以自身的思维方式、逻辑习惯和素质为前提,并根据当时的沟通环境将听到、看到或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解释加工后反馈给信息接收者,这一过程便是沟通。从哲学角度来考虑,沟通过程是一系列阶段的累积,大致有七个不同的阶段。

1.信息策划阶段

信息策划是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信息策划过程反映着信息发送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和信息量的多少。要想成为一个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首先就必须提高信息策划的能力。包括确定信息的范围、收集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评估信息。

2.信息编码阶段

信息编码就是将信息与意义符号化,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形式或其他形式的符号,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编码最常用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除此之外,还要借助于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等身体语言和动作等。信息编码实质上是思路整理过程,属内部语言,而非语言信息常常是一种自然行为,本能表达,但有时也可通过训练加以掩饰或修饰,如演员的表演一样展现。

3.信息发送阶段

信息发送者将信息编码后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发送,可以是书面语言、可以是网络发送、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肢体语言。

4.信息传递阶段

信息以说或写的形式发送,所以信息传递或以空气为媒介,或以书写工具为媒介,或以肢体表达为媒介,但均需生理活动、思维活动和物理活动的支持,受主观因素影响,所以信息前后是否一致就无法肯定。正如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这句话深刻说明了沟通的前四个阶段对于沟通的重要性。

5.信息接收阶段

信息发送后客体接收,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来接收信息,所以,作为沟通者要先学会倾听,并善于倾听才可有效沟通。

6.信息解码阶段

信息被接收后,接收者便运用当时的语境、逻辑习惯、语义知识等开始分解合成,此过程受信息接收者文化、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编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还原为信息发送者的信息表达方式,二是正确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信息接收者在解码过程中,也必须考虑传送者的经验背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传送者易于表达的真正意图,正确、全面地理解收到信息的本来意义。解码关系到沟通效果,解码阶段是沟通中的重要阶段。如若解码不准确,则无法准确理解信息发送者的真正意义。所以在信息接收时注意倾听,努力理解信息发送者的每个话语意义对沟通非常重要。

7.信息反馈阶段

解码后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发送者称之为反馈,是沟通中重要环节。

以上阶段反复双向进行便是沟通,沟通双方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并相互影响。

(二)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

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围绕医疗服务开展的沟通,其基本内容大体包括: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科室、医院、环境等基本情况,以建立伙伴关系,取得信任;

(2)收集资料、采集病史及其相关信息,以确定临床表现;

(3)介绍疾病诊断情况,主要诊疗计划措施,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介绍药物的效果、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4)介绍和解释所做检查的目的、准备、结果、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

(5)介绍手术和麻醉方式、并发症、意外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等;

(6)介绍医疗药品费用及报销情况等;

(7)倾听患方的叙述,听取患者及家属对诊疗的意见、建议和其他相关要求;

(8)回答患者及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诊疗的信心;

(9)向患方解释当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并使其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10)出院后的指导、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相关内容。

上一篇:医患沟通的原则与要素 下一篇:医患沟通的总体要求与沟通障碍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