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患沟通中浮躁的原因
医患沟通中浮躁的原因
正文

人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呢?

从文化传统看,自古至今,中国人经历无数战争和政治动乱,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久而久之,忧虑之心随之而生。所谓“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等,说是为了令人们生活得安全些,其实,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文化,令人始终有一种不安定的恐惧,今天不知明天事,“远水解不了近渴”,“今朝有酒今朝醉”。

从社会变迁讲,浮躁心理往往和社会转型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言不讳地说,自打中国的大门被洋人打破闯进来之后,中国人就开始浮躁了。从那时起,国人就开始向西方学习,而且从开始起就打定主意法乎其上,学西方最好的,迎头赶上,而且要超过他们。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达成,那就走捷径,抄近路赶上去。看看今天的浮躁,虽有急于改变的心气,但本质上就是不愿意脚踏实地。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撰文指出,中国已经崛起,这并非空穴来风,过去30年取得的经济成就,在全世界可说首屈一指。可是同样叫人丧气的是,社会怨气特别大,社会矛盾特别多。一方面大家生活都改善了,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感到满意,倒是牢骚特别多。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恐怕也可算是独一无二的。外国人对此觉得无法解释,我们自己也说不太清楚。

从时代进步说,高科技的特点就是快节奏。在追求速度、效率和捷径的同时,很容易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忘掉了一些根本的东西。以摄影为例,本来,摄影是眼睛的延伸、价值的肯定,它帮不在现场的人看事情,把大家没看到的内在意义彰显出来。最重要的是,它透过记录来肯定某些价值,替随时都在消失的片刻留下永恒的瞬间。从前,一张成功的照片非常难得,光圈、快门速度、焦距、角度、构图取舍、瞬间选择、暗房作业、材料掌控,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摄影人在整个过程都会怀抱虔诚戒慎的心态。获得一张好作品时,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晶。现在完全变了,科技进步推出了名副其实的“傻瓜机”,一切都自动化了,想要拍一张失败的照片都难。于是,漫不经心、随意按快门的人愈来愈多,连专业摄影师也不知不觉落入这个陷阱。殊不知,没有虔诚之心,缺乏严谨态度,根本无法拍到真正的好照片。

从个人意识看,人与人的攀比是产生浮躁的直接原因。传统人(traditional man)知道,如果不依赖神或者别人,自己将一事无成,甚至无法生活;现代人(modern man)则觉得什么都应该自己来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到。因为攀比,失去了准确的自我定位,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或敏感冒险,或随波逐流。

还有人从心理角度分析,认为浮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最近,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一场表演鼓掌欢呼的程度并不取决于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观众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欢呼往往是有传染性的,几个人开始鼓掌欢呼,便会在人群中扩散开来,而一两个人停止鼓掌,则又会导致大家都停下来。当“鼓掌的压力来自整个房间里的掌声,而不是坐在你身旁的个人的行为”时,鼓掌欢呼便成为一种具有标志意义的“社会传染病”。鼓掌如此,浮躁也不例外。

上一篇:医患沟通中浮躁的表现 下一篇:医患沟通中浮躁的克服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