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消除患者对医师承诺的不信任
消除患者对医师承诺的不信任
正文

对西方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尊重和崇尚“承诺”是他们的基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在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诚实坦白是常态,信守承诺是做事为人的基本素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常常有截然相反的信条,既有对忠厚老实和“童叟无欺”之类的自律的赞许,也不乏诸如“防人之心不可无”和“见人只说三分话”的处世警言。近年来,欺诈作伪之泛滥更加剧了患者对医师的疑虑,要恢复和重建医师的“承诺”之庄严,任重而道远。下面介绍的一些做法可供读者参照。

1.介绍自己的感悟体验

一般来说,在患者的心目中,医师的话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有的医师会用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增进患者的信心,效果不错:“您看,我自己也做了种植牙,已经5年了,就跟自己的牙齿一样。”“当然,您女儿接受什么样的治疗,要由您来决定。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我的孩子也做过这样的治疗,效果很好。”“如果我是您,我绝对不会接受这种治疗,哪怕它再便宜也不会!所以我也不会考虑向您推荐这种方法。”即使没有自己或亲友的实例,医师可以用自己治疗过的病例来说服患者,如果加上照片录像之类的资料,说服力就会更强了。

在介绍个别典型病例的时候,医师需要恪守专业伦理道德,千万不要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去追求经济效益。医学专业讲究的是科学的事实,而不是轶事趣闻,典型病例只是个案,不能当做普遍适用的规律。对某些牙科治疗技术(如种植、美白)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我们至今没有认真总结和反思,没有汲取教训,这不能不引起民营诊所的高度重视,因为民营诊所“势单力薄”,交不起昂贵的“学费”。

2.讲解治疗计划的制订依据

医师应该让患者知道,所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中最适合他的。要注意,是“最适合”,并非是最好的,或者是最理想的。为此,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不单要讲结论,还应该把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说出来,特别是要把“设身处地”的思辨过程告诉患者。当然,也只有当患者看到医师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耐心细致的时候,他们对医师的结论也才会比较信任。

有的时候,医师不妨可以把自己的分析推理过程告诉患者,这样的解说不但不会降低医师的形象,还往往可以增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例如,在患者提出“您觉得我非做牙龈冲洗不可吗?这种方法会不会造成牙龈伤害?”这样的问题时,有的医师告诉他们:“当这种技术刚刚开始应用的时候,我也对它有过怀疑。但是当我看了很多研究报告,也亲眼见到用这种方法治疗过的患者后,我就消除了怀疑。最近,我治疗过不少患者,效果确实不错。”患者的信心也就更强了。

上一篇:消除患者对医师竞争力的疑虑 下一篇:对不信任医师的患者该说什么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