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如何让患者开口说话:聆听的技巧
如何让患者开口说话:聆听的技巧
正文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早就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耳朵,但用它认真听话的人很少。

妨碍聆听的因素很多,在牙科诊所内就可以列举出:①环境因素的干扰;②注意力被分散;③理解能力所限;④先前的诊断留下的印象;⑤外来因素的干扰等。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听”的话题,下面再介绍一些技巧,对消除上述妨碍因素不无帮助:

1.排除外界干扰

格言大师、古罗马奴隶普珀里琉斯·西鲁斯(Publilius Syrus)告诫我们说:“如果同时做两件事,结果就哪件事也做不成。”无数事实证明,“一心二用”的人是无法把事情做好的。所以,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必须专心专意地听患者讲话,排除所有来自外界的干扰,如治疗室应该是封闭式的、预约安排的时间应该留有足够的余地、不接听电话、不接待访客、预先准备好与接待患者有关的所有资料和器械……

2.集中注意力

有关沟通交流的研究表明,人的听话速度比说话速度快4倍,这个时间差被学者们称为“精神休眠期”(mental vacation)。通常,人们在交谈过程中都对此毫无觉察,任由谈话自然进行,“说到哪儿算哪儿”,随波逐流,“过后不思量”。但专家们建议医师把这个时间差充分利用起来,在沟通的时候认真分析患者的情况,决定应对方式,掌握主动,和患者达成共识。

3.多角度思考

“偏听偏信”是人性的弱点,无人能够倖免,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此外,我们因为长期受“二元论”的蒙骗和误导,在思辨判断的时候很容易走上“非此即彼”的极端。实际上,世上万物都是错综复杂的,遇事都应该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例如患者说他想选择“便宜的治疗方案”,很可能是一种博弈方式,并非其最后的决定;有的患者似乎对牙龈疾病的预防并不热衷,医师也许可以从美容牙科的角度来改变他的观念。

4.注意潜台词

医师在听患者讲话的时候,多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只听得进与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事实,忽略了他们讲话的中心意思、潜台词、牙科问题的优先排序等,而这些重要的线索往往是医师了解患者、勾画治疗框架中所不可或缺的。

5.不轻易打断

对话时,医师常会打断患者的讲话或阻止患者继续讲下去。究其原因,有的是想恪守原定的预约时间安排,有的是怕自己的思路受到影响,但更多的是不耐烦,嫌患者啰嗦。这样的行为,即使不把它提高到“以(病)人为本”的层面去认识,起码也表明医师还没有意识到“听”的重要性,没有理解“听”的真谛。专家们建议,医师在和患者对话时要“多听少讲”,不要轻易打断患者的讲话。

6.把握沟通主题

不打断患者的讲话,不等于让患者主导讲话的进程。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患者也是医疗行为的重要参与者,但医师毕竟是医疗行为的主导者。所以,在和患者的交谈过程中,医师有责任把患者引向和围绕与其疾病和需求有关的主题。

上一篇:医患对话事关医疗质量 下一篇:如何让患者开口说话:交谈的技巧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