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患纠纷中维护自身安全的技巧
医患纠纷中维护自身安全的技巧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对医学的期望、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医疗风险的理解、承受能力越来越低。而由于医学本身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主观上受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临床经验、道德水平的影响,加之媒体舆论导向等因素,使得近年来频频发生医患冲突的恶性事件,给正常的医疗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危急时刻的各种医患纠纷,如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成了每个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关注医患纠纷的萌芽,及时进行预防干预

医患纠纷的发生虽然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但多数情况下可经分歧产生—纠纷萌芽—矛盾扩大—问题激化—事态扩大5个阶段。因此纠纷的防范要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不能等到问题凸显、矛盾重重才去解决,必须尽早发现隐患与苗头,及时干预,把医患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掌握医患纠纷的易发环节,对易发科室、易发人员、易发时间、易发诱因进行重点关注。重视可能发生医患纠纷的初始表现(如患者对医疗工作程序或效果产生异议,患者不适当地干预诊疗工作、不听从医护人员解释或不配合治疗等)。

(二)建立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医患纠纷

医院必须十分重视医患纠纷的处理工作,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和医患纠纷投诉接待程序。在发生医患纠纷后,不回避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理、有节、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解决。接待来访患者和家属时做到真诚热情,认真倾听患方的申诉,了解患方不满的原因、投诉的目的、医疗方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等,查明原因,分清是非,本着公正、合理、适度可行的原则,制订纠纷解决方案,努力和患方达成共识。

(三)面对突发事件,培养紧急自救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方面:

1.增强危机意识,做好个人防范

事前防范是避免医疗场所暴力行为的最有效措施。平时多注意观察医疗环境中潜在的危机或者隐患,练习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先采取或拟定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恶性伤医事件发生前,如果医护人员足够警觉,提前做出防范举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2.事发时头脑冷静,积极应对

恶性伤医事件发生时,现场医务人员要冷静处理,直接与暴徒抗争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医务人员自身抗凶杀能力有限,所以如何维护自身和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医务人员最先考虑的。紧急情况下可采取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自救行为。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事人遭受到了不法的侵害,才有行使自救行为的必要,这样自救行为才有其合法性,如果自救行为的结果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就不再具有正当性,转而负上刑事上的责任。总之,尽最大可能脱离事发现场,互相帮助,果断正当防卫,及时呼救及向医院警务工作室或110请求支援,震慑犯罪分子,避免歹徒继续伤害自己和周围人员并紧急处理伤情。

3.及时上报

暴力事件结束后应通报上级,留存证据,寻求司法等途径妥善解决此事,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上一篇:医务人员正确告知坏消息的程序和策略 下一篇:危急时刻沟通技能的实操练习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