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情况使人进入应激状态,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
(一)情绪反应
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是应激情况下的主要情绪反应,其中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当危急情况消除后,这些情绪反应会消失。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合理地应对危急情况,对机体有利,过度的焦虑对机体是非常有害的;抑郁的患者易出现悲观、悲哀、失望、绝望和失助等,严重时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容易自杀;愤怒的患者容易迁怒于人,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二)行为反应
应急情况下的行为反应在个体行为中表现出来,表现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中。当应激超过所承受的水平,机体的动作协调和行为技能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笨拙、僵硬或颤动,攻击争吵或回避退缩。
(三)认知反应
应激情境中,个体心理的内稳态受到破坏,应激源通过情绪反应干扰和影响逻辑思维、智力,造成认知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又会促使个体产生动机冲突,激发不良情绪,形成不良情绪与认知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认知反应的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价丧失,如亲人故去、患重病等,均可使人丧失自信心,总是怀疑和担心,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缺乏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