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重症患者与死亡患者家属的沟通
重症患者与死亡患者家属的沟通
正文

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患者的病情会严重影响家属的情绪,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变化。医生在救治患者活动中,不仅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就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预后转归、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这种沟通在医疗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与患者本人沟通的重要性。病人家属的理解、配合程度与医疗行为结果有密切关联。患者因病情无法救治出现死亡,家属会出现难以抑制的悲痛心理,这种悲痛心理过程大致分为震惊、否认、愤怒、悲伤、理智复原5个阶段,在愤怒阶段家属易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医务人员需重视家属的沟通。

(一)与重症患者家属的沟通

与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的目的是让家属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可能的不良后果及在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配合的相关事宜。通过有效沟通,让家属对抢救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及医疗费用有合理的预期,并积极配合治疗,也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沟通环节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

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家属常表现为关注、悲痛甚至绝望的心态,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家属对患者生命的抢救、病情的恢复、抢救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医疗费用的担忧等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有的家属还可能出现情绪激动。医生必须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耐心地进行沟通。医生可恰当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对家属的感受和情绪做出反应,对于情绪激动的家属,要理解和同情他们的处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介绍救治情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客观、及时告知相关信息

由于重症患者病情严重,随时变化,可能出现预后不佳等情况。医生应充分了解病情,做好各项检查,做出相应的预后判断,不能做过于乐观的预测,患者和家属常问医生“要不要紧?”、“严不严重?”、“有没有事?”之类的问题,医生不要用“不要紧、没关系、没事”之类的语言回答。可以就患者当前的情况做客观描述,“患者目前情况稳定”、“病情暂时稳定,还需进一步密切观察”等语言回答。及时将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良后果、并发症和预后告知患者家属,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危险性、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正确客观的了解,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家属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过高期望,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危重疾病抢救治疗过程复杂多样,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否采用有创技术,选用何种药物,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等均应客观真实地提供给患者或家属参考。如抢救过程中涉及的输血、创伤性检查、手术、特殊药品使用等都应告知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始终与患者家属保持及时沟通

危重患者病情严重、复杂,病情随时发生变化,治疗方法随着病情变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要求医生随时保持与家属的密切沟通,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应征得家属的同意。掌握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对沟通的感受、对交流的期望值等,以便及时调整沟通的技巧和内容。随时将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告知家属,必要时出具病危通知书,通知家属履行签字手续。若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情况与术前预计的不完全相符,考虑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者改变手术方式,甚至可能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或需要切除预定范围外的组织或器官时,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有效的沟通,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后方可继续进行手术。术中出现意外大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也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5.病情好转后的沟通

当病情出现好转时,医生也应及时告诉家属病情反复的可能性和原因,以及防止和减少疾病反复的方法和措施,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的方法和功能恢复训练的手段。在沟通过程中,尽可能耐心、专心倾听家属的诉说,对悲观的家属给予疏导,同时对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二)与死亡患者家属的沟通

与死亡患者家属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家属接受丧亲的现实和走出丧亲的痛苦,为家属提供社会支持,让家属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因此,沟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并积极给予疏导和支持

1964年安格乐(Engel)提出了丧亲者悲伤过程6个阶段:冲击与怀疑期、逐渐承认期、恢复常态期、克服失落期、理想化期、恢复期。据观察,丧亲者经历上述六个阶段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但丧偶者可能要经历两年或更久的时间。影响家属居丧期悲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对死者的依赖程度及亲密程度、患者病情的长短、死者的年龄与家人年龄、家属的文化水平与性格、失去亲人后生活的改变及其他的支持系统。

在获知亲人死亡的消息后,家属最初的反应是麻木和不知所措,哭泣是家属最常见的感情表达方式,是一种很好疏解内心忧伤情绪的途径。医务人员应做好死者尸体护理的前提下安慰家属面对现实,鼓励其宣泄感情,认真聆听他们的倾诉,给家属一定的时间并创造适当的环境让他们痛快地哭出来,为悲伤过度的家属提供休息的地方,必要时为他们吸氧、测血压等。发现家属中的重要人物和“坚强者”,鼓励他们相互安慰,相互给予支持和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和解释,关心同情家属,防止家属因极度悲痛不能接受人财两空的事实而迁怒于医务人员。

2.协助解决家属的需求

患者去世后,家属需要处理后事及许多家庭和个人的问题。医务人员应了解家属的实际困难,提出合理的建议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一篇:患者与重症患者的定义 下一篇:危急情况引发的心理反应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