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患沟通中非语言沟通的临床运用
医患沟通中非语言沟通的临床运用
正文

(一)非语言沟通在患者中的运用

患者在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医务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并以此来判断或推测自己的病情及预后。如根据医生的语气,来了解医生对自己疾病的真实看法;做检查时,观察检查者的面部表情来推断自己的检查结果等。因此,医务人员除了在语言表达上要清晰、有条理,还要注意语气中肯、态度温和、说话委婉等。医务人员的着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对给患者一个好印象也很重要。研究发现当一位年轻医生的穿着非常随便时,会导致患者或同行医生对这位年轻医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怀疑。医务人员面对急诊患者,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会让患者感到“无声胜有声”力量。

(二)非语言沟通在医务人员中的运用

在医疗服务实践中,通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还能增进医患沟通,尤其是对语言表达困难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要正确解读非语言行为,必须把身体言语和患者当时的背景环境、所处的地位、心理状态等结合起来,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如失语患者由于不能说话,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生理需要和心理感受,因此使用非语言交流显得特别重要。门诊医生在为这些患者服务时应保持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面带微笑、主动热情,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对失语又能读懂文字的患者可以为其准备纸笔,让患者把自己的不适、想法、要求写下来,门诊医生便可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及时为患者服务。

总而言之,非语言沟通有着其他沟通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既补充和支持语言表达,又体现了个人的魅力,在医患沟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医患沟通中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下一篇:医患沟通中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实操练习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