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患沟通的宗旨
1.树立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管理者的现代人文精神。
2.与时俱进地升华医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文化素养、法制观念、管理能力。
3.掌握医患沟通的客观规律和应用原则及方法。
4.实施医学模式的彻底转型。
5.提高患者及社会人群的基本医学知识和健康意识。
6.承担起医务工作者促进人类心身健康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
(二)医患沟通的理念
1.理解与尊重的理念
医患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理解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前提。特别是在对疾病的认识上,由于患者直接体验疾病带来的痛苦与不适,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专业分析和评估时增加同理心,共情于患者的痛苦,促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以利于医患沟通和医疗工作的开展。
尊重是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尊重意味着完整的接纳患者,以礼待人,保护隐私,彼此平等。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要求双方相互信任与合作,尊重是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基础。
2.诚信与公正的理念
诚信是医患沟通之本,诚信待人,信守承诺,是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必须遵循的,诚信还表现在不自欺和不欺人,医疗工作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工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医患沟通中要敢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要对患者充分的信息公开,不欺骗、不隐瞒。公正要求医务人员对待患者一视同仁,避免偏见和歧视,这样才能有利于医患沟通的进行和医患关系的建立。
3.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各种需求和价值取向,患者不仅需要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需要从心理精神上得到关怀与尊重。所以在进行医患沟通时应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一方面满足患者治愈身体疾病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患者的心灵进行抚慰,医患沟通的目的就是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其心身健康和谐。
4.主动和共同参与的理念
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实施者,在诊疗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与患者打招呼,主动将各种信息告知患者,沟通上的主动可以避免后续工作中的被动。
医患关系的维系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努力,医务人员认真听取患者的反馈意见,让患者参与决策,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双方共同参与才能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也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5.同情与换位的理念
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具有同情心,对患者的病痛能够给予认同,患者就会信任并有效地与医务人员沟通。反之,如果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冷漠就不会与医务人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就会影响到病例资料的采集,影响信息的真实可靠。
换位思考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该尽量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切实考虑患者的病情、心理特征、社会角色、经济承受能力等,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沟通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