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这几年,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努力地改变这种局面,但是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开自费药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尤其是医生在不告诉患者的情况下多开自费药,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最近节目接到张女士的投诉,反映其母亲住院期间,医生没有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便多开了6万多元的自费药。
张女士称,其母亲是医保患者,医保患者用药要用医保范围内的药,这是一般常识,如果使用其他药物的话,医疗机构必须让患者或者家属事先知情,结果花了20万元人民币,医保报销了11万元,其母亲自费9万,其中医生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多开了6万元。
案例分析:医患沟通不仅涉及疾病的诊治,也会涉及费用报销等问题。医务人员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将涉及患者自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表达清楚。在本案中,医务人员应该告诉患者所开的药品哪些可能不在医保里面;患者如果需要得到较好的治疗,那么在医保外需要多花多少钱。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除了千元以上的高收费项目外,需要事先告知患者的还包括:医保患者使用的自费比例较高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使用的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之外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患者接受的重症监护、介入诊疗、手术治疗、血液净化、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等诊疗服务及其收费标准;患者接受的超声、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主要辅助检查项目及其收费标准。按照规定,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应当及时、规范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