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手术患者沟通的典型案例分析:猝死病例的沟通
手术患者沟通的典型案例分析:猝死病例的沟通
正文

患者李××,女性,78岁,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因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第五天,住外科术后恢复病房,在家属协助下进流食后发生呛咳,随即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值班医生和护士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半小时后心跳、呼吸、意识均未恢复。二线医生认为患者已无复苏的可能,在抢救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和家属进行谈话。

医生:您是病人的女儿吗?

家属:(非常焦急)大夫,我妈妈她怎么样了?

医生:我是今天的值班医生。是这样,您母亲刚才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我们进行了紧急的抢救,但是病人还是没有恢复生命的迹象。

家属:那是什么原因呢?

医生: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猝死,也就是突然死亡,总体来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疾病,其他可能的原因还有窒息、肺梗死、脑疝等等。刚才我听护士说之前病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发生了呛咳,所以也不排除窒息导致的猝死。

家属:那怎么样才能找到原因呢?

医生:是这样,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如果生命体征能够恢复,就需要边治疗边查明原因再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生命体征不能恢复,也就无法再查明原因了。

家属:那我妈妈还有救吗?

医生:刚才我们已经进行了半小时以上的抢救,一般情况下超过半小时还没有恢复的迹象就没有恢复过来的可能了。如果继续抢救的话,除了给病人增加额外的损伤,没有任何帮助。当然如果家属不放弃抢救,我们还会一直做下去,但是于事无补,所以我想和您商量一下还要不要继续进行抢救?

家属:(哭泣)真的就一点希望没有了吗?

医生:您别太难过了。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您母亲已经78岁了,本身患的是结肠癌,做的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其他慢性病也不少,手术以后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虽然今天的情况非常紧急,您没有思想准备,但对于我们来说以前遇到过不少类似情况。

家属:那别人都怎么选择?

医生: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再进行抢救了。

家属:那我能和我哥、我姐商量一下吗?

医生:好的。

(几分钟后)

家属:大夫,我哥我姐还在路上,他们说少让妈受点罪,不再抢救了。

医生:好吧,我马上通知其他医生。另外还有一点得和您说明,虽然这件事可能会使您的心情更糟,但是作为医生我不得不和您说。就是关于死亡原因,猝死的情况下是很难查明具体死因的,原因我前面和您解释过了,如果一定要查明原因,需要在48小时内进行尸体解剖。

家属:这一点我们不会考虑的。

医生:好的,多数家属都会这么选择。那还需要麻烦您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履行手续而已。

家属:好的。

医生:您节哀!

本案例的关注点:

1.猝死病例是医疗过程中最难处理的,不是治疗上有困难,而是在与家属沟通上。“本来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这是作为患者家属的一般心理,也是正常存在的现象,需要医务工作者充分的理解。

2.在与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要着重把猝死这种现象的突然性、严重性以及原因不明等特殊情况加以说明,另外还要说明猝死在临床上不是少见情况,医生有足够的经验来处理,多数情况下家属都会理解。

3.在劝说家属放弃抢救这一点上,要充分尊重家属的选择权,尽管进一步治疗是无效的,也不能代替家属作出放弃抢救的决定,而是要说明“继续抢救措施的话,除了给病人增加额外的损伤,没有任何帮助”和“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再进行抢救”这两点,家属就会接受了。

4.在是否尸解的问题上,往往让医生感觉难以启齿。其实也不难,要向家属说明这是履行医生的职责,但态度一定要诚恳、谦卑,让家属能够接受,这样家属就会觉得医生是在充分考虑患方的利益。

上一篇:手术患者沟通的典型案例分析:急诊手术的沟通 下一篇:女性患者的沟通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