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门、急诊患者沟通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
门、急诊患者沟通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
正文

老年女性,85岁,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卧床2年,慢性支气管炎,阻塞型肺气肿病史。这次因为呼吸困难入院,伴发热,喘憋入院,入院后查体:意识处于朦胧状态,唤之能应答,口唇发绀,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四肢有不自主运动。由120救护车送到急诊医学科。诊断:肺炎,脑血管病后遗症。经过7天的抗炎,平喘,对症治疗后,病人病情不见好转,日渐加重出现重度昏迷,呼吸急促,喘憋状态,家属来找医生,非常愤怒地说,3个月前来住院比现在的病情还重,你们都抢救过来了,这次还没有上次那么重呢,怎么越治越重呢?这时候如何沟通?

值班医生如下所做: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具体的治疗情况,同时看了她手中上次住院时治疗情况,发现他上次住院时只用了阿莫西林静点,而这次入院第一天用了阿莫西林静滴,效果不明显,考虑到高龄老人,于是更换了更好的头孢四代抗生素,已经治疗7日,但是,效果仍然不好。以致家属对于治疗十分不满意。

先到患者病床前查看患者病情,家属会感觉到医生很重视,同时表情凝重,倾听家属把不满的情绪宣泄结束,然后,把能承担责任的家属或监护人找来,拿来病例,逐条告诉他我们给予的哪些治疗,解释病情,老人年龄很高,一次生病会比一次重,抵抗力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然后把医生的治疗想法告诉家属,同时,要郑重和严肃地告知医生其实一直在想办法,治疗药物比上一次还要好,但是,病人对药物的反应能力下降了,因此效果不好,在家属理解的情况下,告知家属病人情况危重,预后不良,有生命危险,让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整个交代和沟通的过程,一定要抱着和家属是同样的心情,面对患者的疾病表示沉痛和遗憾。在交流过程中,要肯定家属为病人所付出的努力,辛苦,关爱和护理。交代过后,一定表示医生会尽全力抢救,在想办法。沟通和交代病情要反复进行,和所有相关家属人员,让大家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即使用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好,原因是年龄太大。这个病人于下午突然出现呼吸不好,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并建议上呼吸机治疗,再次和家属沟通时,由于有了以前的沟通基础,家属表示很理解,拒绝上呼吸机维持治疗,放弃了最终的抢救,让老人家平静的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综合分析: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同时也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存在的状态,在病人病情无论如何治疗都效果不好的时候,一定要早给家属预后不好的信号,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预见性的沟通在急诊沟通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一定要认真倾听患者家属的诉求,希望和感受,态度要真诚和善,以诚相待是信任的开始,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知道家属所想也就知道问题的症结,也好解决问题。其次,要肯定家属的孝顺,每个亲人的离去都是很伤心的一个过程,肯定家属的护理和照顾过程其实也是在安慰家属的一种表示。客观的分析老人家的病情是如何加重的,理解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第三层,是医生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同时,还会继续努力救治,让家属表示理解和感知老年人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第四层,注意一定反复沟通,如果家属没有接受我们的沟通等于无效沟通,所以,反复沟通是极其必要的,就像我们有时候学习新的知识也会忘记一样,需要思维反复认定的过程。第五层,有必要的话尽量与年长的家属都沟通到位,还有患者的兄弟姐妹和子女等重要家属必要时一一沟通,耐心和时间是让他们接受事实和认可的最好措施。但是,除了沟通,在救治过程中一定有形体语言表现出来抢救患者的积极态度和作为医生的从容与淡定,以及对生命的敬重。

上一篇:门诊患者的沟通 下一篇:门、急诊患者沟通的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二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