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康复科医患沟通: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康复科医患沟通: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正文

(一)超范围不当治疗的案例分析

1.案情

患者,男,46岁。肘关节屈曲受限3周入院。初步诊断为:①肱骨外上髁骨折术后;②肘关节功能障碍。入院后予以蜡疗、音频电、超声波理疗,并行关节松动术。

责任治疗师甲某在行关节松动术过程中,患者述“治疗力度太小,要求加大治疗力度”,甲某予以拒绝,但并未解释原因。后患者自行要求治疗师乙某给予治疗,乙某在没有详细掌握患者病情,也没有通知甲某及患者的责任医师的情况下,对患者行“较大力度的关节松动术”。治疗时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治疗后肘部疼痛明显,并逐渐出现红肿症状,摄片示“再发骨折”。

后来患者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要求给予经济与精神损害的赔偿。

2.鉴定与调解

该案例经鉴定机构鉴定,最终结论为:治疗过程违反治疗规范,属于三级医疗事故,被告承担相应责任。

3.分析点评

该案例中,责任治疗师甲某在患者提出进一步治疗要求时,根据患者病情判断予以拒绝,是合理的;可是他没有向患者解释康复的进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导致患者转向其他治疗师寻求帮助,并导致再次骨折的结果。治疗师甲某在此过程中虽说不用承担任何医疗责任,但却没有与患方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治疗师乙某则违背了常规治疗规范:首先,擅自对不属于自己责任治疗范围的患者进行治疗,属于超范围治疗;其次,在没有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对不熟悉具体病情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最终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属于不当治疗。因此,治疗师乙某应当承担全部的医疗责任。

(二)进修人员治疗措施不当的案例分析

1.案情

患者,男,68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3月”来康复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腰椎牵引、中频电疗。

中频治疗室有责任治疗师甲某与进修人员乙某,由于甲某正忙于另一位患者的治疗,所以由乙某单独接待并为患者进行治疗。治疗5分钟后,患者诉“没有感觉”,要求加大剂量,乙某于是调大治疗剂量;后患者再次诉说“没有感觉”,乙某则再次增大治疗剂量。后来患者出现局部烫伤。查看病历并追问病史,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

后来患者提起医疗损害投诉,但并未提出相应的赔偿。

2.鉴定与调解

该患者虽未提出损害赔偿,但相关治疗人员显然有一定的责任。

3.分析点评

该案例中,责任治疗师甲某与进修人员乙某均负有相应的治疗不当责任。

甲某对进修实习人员的管理不当。对于进修实习人员,虽可让其帮助进行治疗,但须进行监管。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更需要提醒进修实习人员追问病史或查看病历,是否有影响治疗的伴发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即使治疗任务繁忙,也不能忽视监管的责任。

乙某作为进修实习人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于不能确定的情况应积极主动地向带教老师汇报或询问,而不能擅自超范围治疗。即使是患者的要求,也不能忽视潜在的危险性。另外,乙某在治疗过程中,也没有与患者很好地交流沟通,未能发现患者多年的糖尿病病史,致使治疗过量。

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治疗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应不断地丰富治疗的专业知识,除了精研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在治疗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其次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一些简单的言语交流明确一些对治疗有指导作用的病史信息,尤其是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应注意询问并在治疗记录卡上进行记录。

【作业题】

1.实践性作业

(1)参加为老人和儿童进行义诊活动,实地观察老年人与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及功能障碍。

(2)参观康复科治疗室,观察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同时参与康复团队的团队会议,亲身体验康复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结合理论课的知识,整理出具体的沟通方案。

(3)登陆中国康复医学会网站(http://www.carm.org.cn),通过互联网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加真切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其心理状态。

2.病案分析

患者,女,7岁,因“发现步行不稳6年”收住入院。初步诊断为:脑瘫,予以常规治疗。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责任治疗师甲某与进修人员乙某在治疗中闲谈时称呼患者为“弱智儿”,患者家属因此要求治疗师甲某公开道歉并要求更换治疗师。假如你是治疗师甲某,你应该如何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上一篇:康复科医患沟通: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下一篇:医技科室医患沟通:临床重要沟通问题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