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口腔科医患沟通案例二
口腔科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一)患者简况

患者女性,32岁,大学文化,外语教师,身体健康。

(二)诊疗概况

患者因右上前牙(右大门牙)缺失,影响美观和咀嚼,到修复科就诊,特地挂了专家号,要求安装义齿修复。医生检查病人口腔情况后,建议病人用固定桥修复缺牙,因需要磨除两边正常的邻牙,患者不愿意,最后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但病人戴了活动义齿后,总感到很不舒服,有异物感,并影响发音,难以接受,曾五次到修复科门诊找到经治医生,医生虽对义齿进行了磨改,重做了两次,但患者仍感到不满意,认为是医生技术不高造成的,于是向医院投诉。

(三)患者的心理状态

1.患者是位年轻的教师,每天要面向学生授课,对外表比较重视,门牙缺失影响教师形象,所以患者想要将牙齿修复到完美状态的心理比较急切。

2.医生建议的固定桥修复,患者拒绝后,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医生没有交代清楚固定桥与活动义齿的优缺点。

3.活动义齿难以达到完美修复牙齿的状态,患者感到不舒服,多次磨改仍无法满意,于是产生了医患矛盾。

(四)沟通与成效

接诊医生请上级主管医生会诊后,认为该患者对修复缺牙要求较高,综合考虑还是应该采用固定修复缺牙的治疗方法。上级主管医生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固定修复与活动义齿的优缺点以及相关费用,如果想要在短期内达到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想要的无异物感和不影响发音的状态,固定修复中的种植义齿方式显然更适合。传统的固定桥修复缺失,虽然对于门牙缺失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失牙的形态、咀嚼及发音等功能,恢复牙颌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但是需要磨除损伤两边的正常邻牙,是得不偿失的不当方法。而种植义齿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恢复美观和功能效果好,感觉舒适,不损伤邻牙等优点,虽然费用较高,但是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性价比,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很高心地接受了种植义齿的修复,并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五)分析和沟通要点

初诊医生没有向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说明缺牙后各种修复的方法及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以这位患者的学历和知识层次完全可以理解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选择。她选择活动义齿修复,是因为缺乏口腔专业知识,认为每一种解决方法都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当感觉不舒服,且多次修复仍感到不满意后,就认为是医生技术不高造成的,于是产生了医患矛盾。实际上活动义齿修复其中一个主要的缺点就是长期有异物感,舒适度差。如果初诊医生能多向患者介绍各种修复缺牙的治疗方法,解释清楚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或许这位患者一开始就会考虑种植义齿的修复方法了。所以在治疗前,作为医生有责任要告知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详细内容、适应证、优缺点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知情权,便于选择和理解。

上一篇:口腔科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口腔科医患沟通案例三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