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口腔科医患沟通: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口腔科医患沟通: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正文

1.针对患者的口腔疾病知识与健康教育

应该让患者了解以下的口腔医学和疾病知识:

(1)基本的牙齿结构及组成:人类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类及其他们的萌出的年龄;牙齿又有牙冠、牙根、牙髓等部分;牙冠外面覆盖的硬组织为牙釉质等概念。

(2)健康牙齿牙列的标准:牙齿完整无缺损,光亮清洁,无疼痛,牙龈呈粉红色,无水肿,无出血;牙列排列整齐,无缺失,沟窝相对,咬合正常有力。还可以向患者讲述保护健康牙齿和牙列的良好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不酗酒,不用牙齿咬硬物,勿用手指顶牙齿或者用手掰牙齿,正确使用牙线、牙刷、牙膏等。

(3)由于龋病及牙周病是危害人体健康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应向患者宣传龋病和牙周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预后及其防治方法。例如如何正确刷牙、科学漱口、保健叩齿、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早期治疗、龋齿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牙周病的预防和洁牙、牙周病的治疗方法等。

(4)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和需求,介绍一些除龋病、牙周病以外常见口腔疾病的病因、主要症状、对局部和全身的危害等,如楔状缺损、牙本质敏感、牙结石、牙隐裂、残根、口腔溃疡、口腔白斑、扁平苔藓、口腔癌、牙外伤、牙酸蚀症、错畸形等,普及口腔疾病医疗保健的知识。

(5)常见口腔疾病治疗方法:拔牙术、补牙术、根管治疗、洁牙术、牙周翻瓣术、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活动矫治、固定矫治、窝沟封闭术等。

(6)转变大众和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和患者意识到要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口腔疾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坚持不懈,健康的牙齿才能够伴随我们终生。一是要加强自我口腔卫生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二是需要投资,花钱买口腔健康。投资不仅只是住房投资、教育投资等,更需要进行健康投资,只有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图1)。

图1 诊前“三分钟”沟通

2.适度告知患者治疗中的风险

由于很多人都认为口腔治疗绝对安全,所以在就医过程中,放松了警惕,很多个人医疗信息,未能及时提供给牙科医生。而有些医生对病人的全身情况也缺乏了解的意识,或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导致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一些本可以预防的风险,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意外。

根据患者对自身疾病具有知情权的原则,在口腔操作诊疗开始之前,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事先与患者讨论有关治疗的具体内容及其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与患者签订《口腔科治疗知情同意书》,以避免一些可能潜在的医患纠纷。比如告诉需要拔除低位下颌阻生牙的患者,手术可能损伤下齿槽神经,术后可能会出现伤口出血、张口受限、局部肿胀、疼痛、干槽症等。在告知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科学适度,既不夸大,也不忽略。更重要的是告诉患者如何配合防止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出现风险如何处理,消除后患。用真实、真诚、认真、负责的态度影响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

3.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知情选择

当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之后,患者就成了医生最好的助手。特别在同一种情况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治疗选择,例如牙齿缺失后义齿修复,医生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客观如实地介绍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冠、全瓷冠、种植义齿等各种修复方法的利弊,以及所需要的大概费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通常的做法,让病人自己权衡以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后的选择。有时病人对一些复杂的情况一时拿不定主意,可以让病人回去考虑或与家人朋友商量,也可以找别的医生咨询,考虑成熟后再与医生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以便他们在日后的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4.引导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

口腔医学中有许多形态学的问题,沟通过程中病人常常很难理解医生的述说,尤其是关于口腔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等,此时医生可以利用一些形态学资料和视觉工具帮助病人理解,还可以作为资料保存。常用的形态学资料和视觉工具主要包括画图和照片、图书画册、幻灯录像、口腔模型、X线片、计算机图像、口腔内窥镜等。利用这些形态学资料和视觉工具向口腔病人及其家属解说治疗方案,治疗步骤,预测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加直观详细地了解自己口腔疾病目前的状况,有助于病人对自身口腔疾病的诊治有更充分的了解,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配合口腔疾病的诊治。

5.改变治疗方案需及时与患者沟通

有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测或者不可抗拒的因素,不得不临时改变治疗方案,若术前没有向患者交代清楚,这时就应该及时与患者或者家属说明原因和下一步将采取的方法,并征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理解和同意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例如在牙齿龋坏充填中发现有露髓,如果不处理将会引起牙髓炎症,应及时与患者或者家属沟通,采取根管治疗,避免牙髓炎的产生。切不可在发现露髓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简单充填,也不可在没有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下就擅自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这样很容易造成日后的医患矛盾和不良后果。

6.注意与患儿和家长的交流

少儿期是口腔疾病多发期,尤其是牙体牙髓疾病和牙颌畸形。少年儿童因为年龄较小,就诊时常由家长陪同,所以与少年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的沟通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掌握一般医患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还应掌握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少年儿童在接受口腔疾病治疗时的心理状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医生—患儿—家长这一特殊的三角沟通关系,帮助患儿消除恐惧和不安,配合医生的各种治疗。首先要取得陪同家长的同意和合作,通过家长了解或证实患儿的病情,更重要的是明白家长的要求和希望,详细说明治疗的作用、必要性、步骤、效果,消除他们的顾虑,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能够提供患儿的正确情况。医生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与患儿沟通交流,让患儿感到医生是可信赖可贴近的,这是顺利成功治疗少儿口腔疾病的关键(图2)。

图2 看见自己的坏牙了

上一篇:口腔科医患沟通:诊断中的医学信息沟通 下一篇:口腔科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