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患方的医学与健康教育
恶性肿瘤不同于其他慢性疾病,无论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还是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过程,都是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的,甚至一经诊断癌症就认为已经被判了死刑。癌症的治疗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治疗,除了治疗周期长外,即使在治疗过程当中疾病仍有转移复发的特点,并且常出现患者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故需要针对这种疾病治疗的特点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对癌症患者的医学与健康教育应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1.疾病知识的教育
癌症患者除了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外,更急切需要了解的是病因、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转归以及疾病不同阶段的注意点。同时还急切渴望了解自身目前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应对变化所应具备的知识。癌症患者比一般患者需要更多的知识以应对疾病。如乳腺癌诊断后需要告知患者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机制及影响因素,其临床特点是全身性疾病,不仅仅局限在乳腺。肿瘤如何分期,不同的分期可能选择不同的治疗的方法:如可能行保乳手术,也可能需要根治性手术;可能进行化疗,再考虑手术;也可能需要先手术治疗,再进行放化疗治疗。治疗的周期长度,可能的花费,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出现哪些症状等,都需要及时向患者详尽交代。
2.手术治疗的教育
患者对外科手术风险、手术疗效、并发症等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因而癌症患者都有全面了解手术的需求。应及时重点介绍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法与经过、术中配合、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以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如胃癌的手术常常需要切除胃的3/4,或切除胃的全部,并以空肠代胃,这样的术式如何让患者接受,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让患者知道手术对他生存的意义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营养问题及应对的方法等等。
3.放疗和化疗知识的教育
让患者充分熟悉、了解放疗和化疗方案的内容和目的。将放、化疗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防御能力,减轻对毒副作用的担心、恐惧,增强自我协调能力及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加疗效。如淋巴瘤的首选治疗就是化疗,患者可能认为自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如鼻咽癌的首选治疗为放疗,患者也会出现同样的担心。在沟通方面要告知患者为何选择化疗或放疗而不是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以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
4.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癌症患者康复期仍然渴望得到健康教育,并且与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而不同。不仅想利用健康教育这一资源来促进自己的心身康复,尽快适应社会,回归社会,患者还希望获得有关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发展动向、营养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医方可选择一些集体干预的方法,就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例如邀请专业人员讲授癌症患者适合的化妆法,如何选择和护理假发,头巾的使用方法等与癌症患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二)适度告知患方治疗中的风险
恶性肿瘤的任何治疗如手术、放疗和化疗都是风险性比较高的治疗,无论是哪个癌种都可能进行这三方面的治疗。因此在治疗前充分告知这三种治疗方法的可能风险不可缺少,每一项治疗都需要患者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在告知患方治疗风险时应当强调科学的告知,既要说清楚治疗的风险,又不至于对患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或其他负面影响。基本的原则是:如实充分、通俗明确、合理适度。
(三)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的知情选择
随着世界范围对肿瘤的研究与探索,各种新药不断上市,治疗方案也不断更新。但是实际操作中因经济条件、医师的专业技术及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等因素和患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患者的治疗方案难以相同。特别是在出现多个合理的治疗方案或治疗方案需要冒很大风险时,医生应尽量提高病人的知晓度,将每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如实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参与其治疗决策,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有强烈的参与感,彼此之间能够发挥双方的积极性。
1.放疗方案的知情选择
放疗最大的优点是可保留器官的功能。但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也会有损害。放疗的效果不仅与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和肿瘤的部位有关,还与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照射剂量有关。所以我们需要跟患者沟通放疗的原理、优势;放疗的部位;放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放疗的次数;放疗可能达到的效果;同时也要跟患者沟通放疗存在的风险及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白细胞下降、皮肤和黏膜反应等,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2.化疗方案的知情选择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杀灭肿瘤细胞,但对人体来说也有相当大的毒性。它在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亦损伤相当数量的正常细胞,并直接影响心、肝、肾、神经系统及骨髓的造血功能。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化疗方案及化疗药物,并告知该药物的作用和特点,使用该药物的注意事项,如有的药物需要避光,输液快慢的不同取决于药物是时间依赖性药物还是浓度依赖性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
3.手术方案的知情选择
根据肿瘤的分期、脏器、类别的不同以及患者的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我们需要跟患者沟通手术的目的,手术的优点,手术的类型。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是根治性手术还是姑息性手术以及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的风险,麻醉的风险,手术前是否需要辅助放化疗,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等都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引导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
癌症并不等于死亡。WHO早已确认,1/3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1/3恶性的肿瘤是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病人是家庭单元的组成部分,当一名家庭成员被诊断为癌症时,整个家庭都会随之改变。病变常常会改变家庭的日常生活、现在和将来的计划、感受,以及家庭内部成员对自己和其他家人的看法,整个家庭会出现危机。反之,家庭又是影响病人心理环境的一个常见因素,家属和亲友是病人的精神支柱,家属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此外,医生与家属的关系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家属对医生的工作有疑义或不理解,就会制造纠纷和麻烦,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治疗信念。癌症是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可以带来很多机会,使得家庭关系增强,家属对待患者的态度是可以通过医生的引导而对患者起积极作用的。对癌症的治疗除了患者本身以外,还需要关注整个家庭的变化和需要,稳定家庭的核心功能,改善家庭成员之间因癌症而紧张的关系,以及增强家庭成员应对疾病的能力,包括重新制定日程、症状管理、长时间的照管、保持家人之间的情感和联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