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中医医患沟通案例二
中医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一)患者概要

患者男性,45岁,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汉族,妻子为干部,经常出差,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二)诊疗情况

患者因反复腰腿酸痛在某医院针灸科治疗。接诊王医师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为慢性腰腿痛,给予针灸治疗。取穴:肾俞、委中、环跳、关元。方案:每天一次,针灸一周为一个疗程。针灸前患者较紧张,进针环跳穴时患者反映有触电样感觉并向会阴、下肢传导,随后消失。医师告知为正常现象。治疗一周后到医院办公室投诉,反映王医师针刺操作马虎不负责,针灸不到位,损伤神经导致自己性功能受到影响,夫妻生活难以为继,要求医院承担责任。

(三)患者心理

1.就诊前对针刺有恐惧心理:患者对针灸缺乏感性认识,当看到医师用长针给其他病人针刺时,难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2.针刺出现触电样针感时恐惧心理加重:虽然医师当时作了解释,患者但仍有疑虑,担心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3.针刺一个疗程结束,恰逢爱人出差回家,夫妻生活失败,患者由此联想归咎于针刺影响。

(四)沟通过程与成效

由于首诊医生工作不仔细,未对腰腿酸痛的原因进行深入检查,且针刺前也未注意到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针后穴位处可能出现酸、麻、胀、痛甚至放电样传导的针感未预先进行交代,造成患者的误解与不信任。对此,医院请针灸科资深专家给予耐心的解释。对其出现的性功能障碍,进行详细的检查:经CT检查证实患者第四、第五腰椎间盘明显突出,出现性功能减退显然与此相关,经针对性治疗后症状缓解,于是纠纷得到解决。

(五)沟通要点和分析

首诊医生的不足是:①专业知识欠缺,没有作全面检查,仅凭经验作出诊断,使病人缺乏信任感,认为他不负责任。②缺乏社会心理学知识,对病人流露出的紧张恐惧迹象丝毫没有觉察,事先对可能出现的针感未进行任何交代。③患者出现触电样感觉后,解释过于简单。

1.需要进行针刺治疗,尤其是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医师应当事先耐心告知可能出现的针感及反应,如在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甚至放电样感觉传导均为正常“得气”现象,不用担心身体受到影响。如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现象,为晕针反应,嘱咐病人应当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2.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应当在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较为稳妥,防止耽误病情。

3.出现新的临床表现后,耐心解释、积极主动地帮助查找原因,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可缓解医患矛盾。

上一篇:中医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中医医患沟通案例三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