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儿概要
患儿宝宝,男孩,生后32小时出现面部皮肤黄染,且进展迅速,黄疸遍及躯干、四肢。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第二天,宝宝精神较萎软,有时出现激惹和呕吐现象。
(二)诊疗概况
小林婚后多年喜得贵子,母婴同室住在产科病房。但就在小林分娩后的第32小时,家人发觉小宝宝脸部发黄,不由得紧张起来。产科医生得知后安慰家长,并请新生儿科医生紧急会诊。验血后告知家长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入院后检查发现母亲血型为O型,Rh(+),患儿为B型,Rh(+),三项试验结果阳性,明确诊断宝宝为ABO溶血病。入院后第二天,医生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精神较萎软,有时出现激惹和呕吐,奶量明显下降,吸吮无力,体检发现黄疸进一步加深,拥抱反射减弱。诊断患儿已合并胆红素脑病,再次向家长告病危。
(三)家长心理
入院时,家长存在以下几种心理:①刚出生32个小时的宝宝要住院,全家人都很紧张焦虑,这么小就离开妈妈太可怜了!②ABO溶血病严重吗?合并胆红素脑病将来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③怎么黄疸越治越深,甚至合并胆红素脑病,并再次告病危,这医院水平是不是不行啊?
(四)沟通过程与成效
产科医生安慰家长并马上请新生儿科医生会诊,告诉家长孩子可能会转到新生儿病房。新生儿接诊医生在询问孩子的病史时非常仔细,在实验室检查报告出来后,告知家长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立即收入NICU治疗。宝宝刚进NICU时,NICU医护人员马上接待了宝宝全家,护士稳稳地接过宝宝,轻轻地把孩子放到病床上。医生马上制定了详尽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并把宝宝家长请到办公室谈话,明确告之宝宝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危重,并告诉了家长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后等。入院后第二天患儿合并胆红素脑病,再次向家长告病危,并告诉家长已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患儿血中胆红素,包括光疗、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换血等。2天后患儿的黄疸程度明显减轻,病情稳定后告诉家长孩子精神、食欲明显好转,奶量增加,未再出现抽筋,再住院观察几天就可以痊愈出院了。
(五)沟通要点和分析
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沟通的成功之处在于:
1.产科医生安慰家长马上请新生儿科医生会诊,告诉家长新生儿病区的治疗水平很高,并主动介绍病情,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让家长知情。
2.治疗之前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
3.医护人员对患儿富有同情心,对宝宝温柔呵护。
4.当孩子合并胆红素脑病病情加重时,医生马上通知家长告病危并进行沟通。医生此时如实交代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清疾病的严重性,使家长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宝宝病情好转时及时告诉家长,包括孩子的精神、奶量完成情况等细节,让家长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