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产科医患沟通: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产科医患沟通: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正文

(一)妊娠期用药的沟通

用药前或更换药物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使用药物的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用药注意事项和医疗费用等情况。对于使用贵重药物要签署特殊用药知情同意书,用药后要了解病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等情况。

妊娠期用药有严格的要求,在正规的药物上市之前会有严格的FDA分级,其中A类是对于人类妊娠无害,比如维生素等。而B类是对于动物妊娠无害,但无法在人类实验,基本也认为可以使用,但要详细和患者交流。而其他用药一定要详细地与患者分析病情,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不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情权。

(二)因妊娠并发症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的沟通

妊娠并发症诊断后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的沟通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孕妇的影响;②对于胎儿的影响;③继续妊娠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意外;④终止妊娠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意外;⑤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⑥现在医学能解决的问题;⑦终止妊娠后早产儿或者流产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三)分娩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时的沟通

部分产妇能够顺利阴道分娩,部分因产程进展异常而需要手术助产,如剖宫产、产钳、胎吸等。更有少见而危急的情况(如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需要紧急剖宫产。此时,需要医务人员的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和积极干预,保障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安全。在争分夺秒的环境下,进行医患充分沟通难度较大,此时产妇的状态不允许“共同抉择”。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取得产妇和家属的绝对信任。分娩过程中,要以安慰鼓励为主,让产妇努力配合并消除恐惧。若在产前保健时、在临产后,医务人员已经给孕妇和家属概要讲解分娩过程和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孕妇和家属已经大概知晓,使沟通过程容易了许多。

(四)急诊剖宫产、阴道助产时的沟通

在分娩方式选择上,大多数孕妇无论从自身还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均以安全和健康为首要因素。在整个围产期保健中,利用每次与孕妇的接触机会,通过医患沟通不断强化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的认识。从医学的角度正确认识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从孕妇的健康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处理分娩问题。因产程进展异常而需要手术助产,如剖宫产、产钳、胎吸等,更有少见而危急的情况(如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需要紧急剖宫产。此时,需要医务人员的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和积极干预,保障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安全。此时要言简意赅地明确告知:现在所做的是保护您和孩子的生命安全。

(五)发现新生儿畸形时的沟通

尽管产前保健曾积极地筛查过新生儿的染色体畸形与外观畸形,但仍有大量的疾病做不到产前筛查诊断明确。在对孕妇进行胎儿畸形筛查时,就应该充分地告知,使孕妇和家属对医疗效果抱有客观的期望值,能够积极配合。而这样是会使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孩子降生,除了要和家属坦诚地交代病情以外,还应该竭尽所能提供后续的治疗以及新生儿预后的情况。

(六)产后

1.分娩后

胎儿分娩后,产妇往往情绪激动,急切关心新生儿是否有异常、性别,甚至会问许多细节问题。此时应该在保证临床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告知患者,并提醒患者胎盘娩出以及后续助产步骤是非常关键的,以便让患者继续配合治疗。此时产妇的情绪和子宫收缩密切相关,过度的兴奋、失望和悲伤均可影响子宫收缩,并可能导致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应该立即行早吸吮,以有效地诱发机体分泌催产素,增加子宫收缩。母婴皮肤接触,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情绪,也能够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分泌更多和更早,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若分娩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则应该格外关注产妇精神状况,适时给予疏导和告知,促进医患之间的配合。

2.产褥期

目前,我国的产妇多为初产妇,照顾新生儿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予以指教。对于产妇以及家属的疑问应耐心解答,并告知在即将来到的几天或几周产妇以及新生儿会有怎样的变化,指导产妇顺利康复和新生儿健康成长。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产后的初期,产妇和家人的注意力往往一致性地转向了新生儿。然而,此时却是女性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之一,10%~85%产妇在产后10天内情绪低落,在第3~5天达到顶峰,表现为情绪波动、易激惹、悲伤、疲劳、惶恐等;产后4周内产后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5%~15%,可能导致母婴关系不良、新生儿或婴儿喂养以及教育困难;自身难以得到适当的产后指导、远期患抑郁症风险增加、孩子远期精神疾病风险增加。此时,产妇自杀风险虽然低于正常人,但仍然是某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产妇的首位死亡原因。所以,医务人员要高度关注产后妇女,与产妇和家属多交流。不仅关注分娩相关的生理性恢复或病理状况,也要关注其情绪、精神问题,发现一些容易被忽略却是有着潜在危害的问题,促进其全面康复(图1)。

图1 出生后的快乐

上一篇:产科医患沟通:诊断中的医学信息沟通 下一篇:产科医患沟通: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