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患沟通的机制与制度构建:医院环境的优化
医患沟通的机制与制度构建:医院环境的优化
正文

医院环境对患者来说有着巨大的环境语言影响力,是无声的沟通语言,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安全、舒适、便利的优质环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提高患方的满意程度。良好的医院环境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运行,促进康复的重要条件,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是医院工作的责任,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医院既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又是一个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患者身心需要的物理环境(图1)。

图1 医院内花园

医院环境优化的基本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

安全是患者的第一需要,病区管理工作中应全力消除一切妨碍患者安全的因素。①避免各种因素所致的意外损伤;②杜绝医源性损害;③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安全保障好,患者心理松弛,避免意外事故,提高治愈率,增进护理的社会效应。

(2)整洁:

病区整洁主要指病区的空间环境及各类陈设的规格统一,布局整齐;各种设备和用物设置合理,清洁卫生。达到避免污垢积存,防止细菌扩散,给患者以清新、舒适、美好的感觉(图2)。

(3)安静:

清静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也是患者(尤其是重症病人)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

(4)舒适:

舒适的环境主要指患者能置身于恬静、温湿适宜、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物清洁、生活方便的环境中,这样患者才有安宁、惬意,心情舒畅感。

(5)温度、湿度:

病室适宜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19~24℃,儿科病室22~24℃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根据季节和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开窗通风、地面洒水、空气调节器等措施,调节室内温湿度,使患者感到心境愉悦。

(6)通风:

病室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微生物的密度,避免产生烦闷、倦怠、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利于病体康复。

图2 一尘不染的病房

(7)阳光:

病室阳光充足,不仅能保护患者的视力,增加活力,而且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发挥其杀菌作用,净化室内空气;适当的“阳光浴”还可以增进患者的体质,尤其是冬季的阳光,使人感觉温暖舒适。

(8)美观:

医院美化包括环境美和生活美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环境美主要指布局、设施、用品整洁美,色调美。第二,生活美主要指患者生活中涉及的各个侧面,如护理工具、餐具等生活用品美观适用;所有这些都按审美规律来做,就能激励患者热爱生活,满足人的精神心理需要。

【作业题】

1.病房见习,运用医患沟通技能,与两例病人接触交谈,分析病人的心理表现、特征及其需要沟通解决的问题,并简列出沟通方法。

2.医院见习,了解医院从机制、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如何保障医患沟通的顺利实施,从而推进新的医学模式的深入。

3.结合你或家人的经历,谈一谈如果你是一位患者,你需要医院为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阅读介绍】

1.Stephanie J.Lee,Anthony L.Back,Susan D.et al.Enhancing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Hematology,2002:464-483

2.曹荣桂.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3.陈洁.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4.李永生.临床医学语言艺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医患沟通的机制与制度构建:医院文化与管理的优化 下一篇:医学生医患沟通的环境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