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患不仅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医患成为朋友是医患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医院取得良好的满意度和患者信任的必由之路。
1.医患交友的意义
(1)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诊断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到疾病的自然致病因素,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自身性格、情绪、思维和患者所处的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在给患者治疗时,不仅给予药物治疗,而且要给予心理等综合治疗,并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维持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诊疗中患者与医生必会产生一定的感情,内心的沟通大于外部的接触。最佳的医患关系应是长久的朋友关系。
(2)有助于医患双方的诚信合作:
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患者把医生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医院和医生也把患者当做友好的服务对象。医患双方相互信任,尤其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医患交流的前提,这种“信任性模式”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实施患者选医生的前提,也是患者配合、依从医生完成诊疗过程的保证。
(3)减少医疗纠纷:
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由于医患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务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医患交友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所急、所思,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理解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氛围,又是心理疏导的一种有效手段,解惑释疑,使患者忧郁的情绪得以宣泄,减少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
(4)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医院功能的延伸要求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建立长久的联系。患者出院时仅是躯体功能的恢复,但心理功能的康复尚需时间。这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长期的、稳固的联系,给予患者长期的身心恢复指导和帮助,医患交友正是医院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的需要;同时,医患交友便于随访的实施,利于观察治疗的效果,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医患交友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2.医患交友的方法
(1)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是医患交友的前提:专业技术水平是服务质量的核心,医务人员要时刻优化自己的专业技术,紧跟医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消除病痛。消除患者的病痛,维系患者的健康是医患交友的目的。服务态度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诊疗的全过程中,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以患者为中心是赢得患者的信任,彼此融洽相处的前提。
(2)尊重患者的权利是医患交友的基础:要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利,患者享有的权利有:①平等治疗权;②知情同意权;③获得诊疗信息的权利;④要求保密的权利;⑤因病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
(3)注重与患者“病外”沟通:善于闲聊,对患者的个性、爱好、家庭的了解既有助于对疾病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患者选择医生的前提是真正的信赖,要真正信赖,必须是双方相互了解。一方面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个人爱好、生活方式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同时也是患者对医生的人品、技术水平、治疗、用药情况的了解。
(4)避免交友的庸俗化:医患交友的目的是维系患者的健康,交友的基础应是在精神和心理上的默契与合作,不能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友过程中,要有情有义,有理有节,沟通得体,防止物质化的庸俗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