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伦理和医德与医患沟通概述
伦理和医德与医患沟通概述
正文

(一)基本概念

1.医学道德

医学道德(medical morality)是在医学领域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的一种,简称医德。强调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意识及活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

医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表达,是医务人员自身道德品质和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他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和总和。例如对人生命的珍惜就是最重要的医德之一。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2.医学道德的内涵

医务人员的道德人格,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道德行为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由于医学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产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指导性。中外一些著名的医学家都十分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如古希腊的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公元前460—前377年)认为只有有德行的医师才是最好的、医师是受人尊敬的人;中国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十分注意医德修养,认为人的生命比黄金还要贵重。他们精益求精地钻研医术、一视同仁平等交往、保守医密诚实守信、不辞劳苦救死扶伤的精神,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伴随时代的变迁,医学道德不仅吸收了古代医学中偏重为个体服务的医德内容,更结合现代医学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趋势丰富细化了医德内容。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倡议的并获得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是当代医学道德的集萃,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

(二)医学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1.医学道德特点

(1)实践性与稳定性:

医学道德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自产生以来就以治病救人为活动宗旨,是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和行为的概括和说明;同时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反作用于医学实践活动,离开医德践行则无所谓医学道德。作为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2)继承性与连续性:

医学道德是历代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而成的。是医学从业者对至善追求的历史组合,因此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吸收各历史时期的医德内容,具有继承性。同时,不同时代的医德又具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在其表象上往往不是同义反复,而是呈现出围绕某些医德共性的序列状态,具有连续性。

(3)全人类性和阶级性:

医学道德作为职业道德,是从时代、人民、民族等中抽象出来的,从根本上它不是一种阶级道德,但在阶级内容充斥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医学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道德原则,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适用的;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各自的疾病因素不分国家和民族,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是医疗卫生人员的使命,医学科技的任何成果都能够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因此,尽管医学道德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独立存在,在不同时代具体的医学道德会受到不同社会阶级的影响,但从“全人类性是真正促进人类统一、继续发展和巩固的那些因素、前提和价值”这个意义上,医德具有全人类性的特点。

2.医学道德的作用

(1)维护人的健康,协调医患关系:

医学服务的对象和目的是维护促进人的健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实现这一医学目的的两翼,缺一不可。凡是存在人际关系的地方,就存在有伦理关系,医患之间因为知识的差异、利益的不同,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医学道德有助于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规范医疗行为,增进社会文明:

医务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学道德修养,表现在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神圣义务的内心信念,医学道德通过医学原则和规范来影响和约束医务人员的言行。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医学道德既是医学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可以能动地提高医疗质量,并有助于医院管理的改善,医学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图1)。

图1 医院伦理理念

(三)伦理和医德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1.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的形象

如果说药物可以治疗患者的病症,那么医德就是指导医生的良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日益先进化,医疗卫生服务对象的期望值也在大幅度地提高,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树立医疗卫生单位的口碑,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医乃仁术”,医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术”,更在于“仁”。医学首先是“仁学”,其次才是技术。医德教育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的有效途径。

2.增进医患信任度,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是否和谐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对非技术性医患沟通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造成医患沟通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有医生沟通技巧欠缺、忽视患者沟通需求、医患信任缺乏以及医患双方人文素养有待加强等。而医患信任缺乏的根源又在于伦理道德的缺失和沟通不畅所致。钟南山院士曾指出:关怀和沟通是医德行为的中心内容,是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是避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的最有效方式。医生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人道意识、责任意识和尊重意识,才会赢得病人的信任,进而形成一种人格感召力,医患沟通就会水到渠成。

3.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无私奉献的精神,演绎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平凡而又光辉的模范典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医务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获取回扣,乱开处方、滥用检查;也有不少医务人员对待病人居高临下、态度粗暴,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在维护和谐发展的今天,医德对这些不当行为具有一定的内在监督作用。维护患者权益,缓和医患矛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营造出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氛围,塑造医院对外的良好形象,高尚的医德愈发重要。

上一篇:伦理学概述 下一篇:医患沟通案例伦理解析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