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的目的及意义
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的目的及意义
正文

与患者家属沟通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目的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了解病情

与患者家属沟通有利于医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尤其是对某些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的精神疾病患者而言更是如此。医生可以通过与家人的交流过程了解疾病症状、发病过程、既往史等病史情况,从中收集到对诊断疾病有价值的线索,为进一步的检查及最终明确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深入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家属配合医生的某些医疗处理。

2.更好地尊重患者权利,密切医患关系

在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基础上与患者家属沟通也有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密切医患关系。知情权也是患者家属的一项重要权利,必要时患者家属可以在对疾病认知、了解的基础上对诊疗措施做出选择。通过沟通,患者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检查用药情况及风险,影响病情转归的因素有哪些,需要多少费用等信息。进而动员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到疾病的诊疗决策中。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突出,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究其原因,除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下之外,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医患之间沟通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人体结构及病理变化的复杂性,患者存在个体差异,疾病本身也有个体的特殊性,任何医生在判断病因、估计医疗效果时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某种治疗方法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护工作者,面向患者及其家属的及时沟通交流就显得极为重要。若信息交流不畅,常造成误解或引起猜疑不满,为日后不和谐、摩擦甚或纠纷带来隐患。

3.提高服务质量

与患者家属沟通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患者,同时也是循证医学的要求。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关注患者生理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其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要恰当地对患者进行诊治,必须深入了解患者各方面的状况,如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生活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这些也都依赖于与患者家属的密切沟通。另一方面,循证医学要求根据患者的临床证据来选择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患者的生活习惯、个性喜好、经济情况、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信息要从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中获得,这些都会为临床诊疗提供证据,与患者家属沟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

4.提高自身素质

与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利于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美国,医患沟通是医生必备的临床技能之一,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诊疗工作中,需要医生在复杂的疾病治疗中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抓住关键要害,有较强的对比择优、分析判断问题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在专业医疗知识方面的欠缺,很多情况下医生还要说服患者及家人,要向其讲明这样做的原因,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积极配合,高效地实现医疗目标。另外,患者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下,患者及家属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它们不仅可以选择医生或者治疗方案,而且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要发展就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自己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在社会人群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加深相互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使患者及家属在增强治病信心的同时,也积极与医生配合,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有了患者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医生必将会更加精心地为患者治疗,进而在患者及家属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就医者。甚至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还可与患者家属在信任和真诚相待的基础上建立起友谊,使之与医院能够保持比较长期的联系,一旦自己或家人有医疗需求就会愿意到再次选择这里,成为医院潜在的发展动力之一。

上一篇:传染科医患沟通 下一篇: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的基本技巧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