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分泌及代谢内科医患沟通
内分泌及代谢内科医患沟通
正文

(一)常见病特征

1.内分泌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

2.缺乏组织特异性及器官特异性。

3.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

4.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

5.起病隐匿,病程长。

(二)患者身心特点与社会因素

1.患者身心特点

患者不易接受终生服药的现实;患者敏感、多虑;易产生焦虑、绝望、抑郁的情绪。

2.主要社会因素

生活方式改变: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摄入高热量的精细食品以及久坐少动的生活模式,使世界范围内肥胖人数显著增多。而与肥胖伴随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使糖尿病、血脂紊乱、痛风/高尿酸血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数成倍增加。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时空观念、竞争观念增强,心理情绪紧张刺激增加等因素,容易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一些内分泌腺体的分泌及调节。

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卫生、营养和疾病的控制,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随着老龄化的出现,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多。

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以及各种违规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外源性激素所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减肥药中添加甲状腺激素而导致甲亢的发生。

健康知识缺乏: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是糖尿病、血脂紊乱、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谢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本系统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1.诊断配合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断的确立有赖于逐步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及功能试验,故等待检查的时间较长;患者通常并不了解这些诊断程序,认为抽了血检查就应该有诊断结果,迫切希望尽快进行治疗。如果医生未向患者讲清逐步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所需的时间等,患者会误认为医生冷漠、治疗不积极、不关心患者等而产生医患矛盾。为避免以及化解这些矛盾,医生应在进行检查前详细告知患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以及为何要做这些检查;待初步的检查结果回来后,应及时向患者反馈检查结果以及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拟进一步安排的试验等。让患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和配合检查。

2.治疗合作

 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而且某些疾病一旦发展至晚期,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措施逆转其自然病程。如果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及自然病程一无所知,则会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容易产生抱怨及焦躁情绪,认为医生的医术不高或治疗方案不当而产生医患矛盾;另一方面,如果医生将患者所患疾病最坏的预后全盘托出而不告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患者会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不信任医生,不配合治疗。因此,医生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自己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反应,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争取最好的结果,医生会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维持病情稳定等。患者一旦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以及医护人员为其所做的各项努力后,即使病情反复或恶化,也不会出现医患矛盾。

上一篇:血液内科医患沟通 下一篇:神经内科医患沟通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