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呼吸内科医患沟通
呼吸内科医患沟通
正文

(一)特征

1.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目前我国公认的健康“三大杀手”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在恶性肿瘤发病中占第一位的肺癌均为呼吸系统疾病。

2.慢性病多、病程长

呼吸系统疾病中大多数呈慢性经过,病情常有反复或急性加重,所以病程一般很长,有的甚至终生相伴。

3.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当各种原因引起呼吸道防御功能损伤或外界刺激因素过强时,即可引起各种疾病。

(二)患者身心特点与社会因素

1.自卑

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咯血、发绀等都具有明显的外部表象,这就使得患者十分自卑。

2.恐惧

呼吸系统疾病的急症和危象如各种原因的大咯血、重度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所致极度呼吸困难的窒息感;气胸和胸腔积液的胸闷、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时的气短、呼吸困难均使患者有濒死的恐惧。但凡有过这样急诊经历的患者因惧怕再度发作而紧张不安。

3.焦虑

呼吸系统疾病大多为慢性病,或反复发作,病程长,难以治愈。常年服药、疾病的折磨使得很多患者痛苦不堪,焦虑不安。

(三)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1.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导致沟通障碍

患者因为没有医疗专业知识,常常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预后认识不足,对治疗抱有的期望值很高,一旦病情恶化则没有思想准备,部分患者及其家属不承认医学的局限性;认为只要花了钱医师就应该把患者治疗好;部分患者及家属感情用事,不敢面对病情危重的事实,一旦发生不幸,则反复在诊治过程中找医院和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甚至迁怒于医方,造成医疗纠纷。

化解方法:在诊病的过程中始终要做的是反复交代病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危险要重点交代,必要时要在医疗文件上加以记载,让患方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当然要注意实事求是,注意保护性医疗(如患者不宜接受则告知家属),同时要交代一些避免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事项等。例如:因体检发现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可能没有明显的全身和局部症状,患者对预后不清楚,有的甚至不相信、不在乎。此时医师要将肺癌的危害、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病程中可能发生的转移、甚至中位生存期等如实告知家属,在征得家属同意后酌情让患者知情,让患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因检查和检验项目的局限性导致的沟通障碍

呼吸系统的检查和检验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给患者检查前必须要交代检查的目的性及该项检查对诊断其疾病的意义,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解释,同时要强调该项检查的局限性,及可能出现的阴性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同样有意义(排除性、鉴别诊断)。对费用比较贵的、微创或有创的检查尤其要交代清楚,并让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愿接受,否则一旦“查不出来”,而患者认为花了钱、费了时间、受了创伤就应该有结果,因此便可能引起纠纷。

上一篇:急诊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下一篇:消化内科医患沟通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