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非语言沟通是和语言交流共同进行而产生某种意思的。因此,谈及它的功能主要是说对于语言交流的几种功能。
(1)重复:
这是非语言沟通的一个主要功能,即通过多余形式来重复语言交流的意思。例如伸出手指来重复语言交流中说出的数字或者摇头重复语言交流中说出的“不!”。
(2)替代:
以适当的非语言行动代替语言交流有时更能表达信息,例如对痛苦的人以拥抱或抚摸要比说些安慰的话效果好。
(3)强调:
非语言行为对语言信息加以强调。例如高声大喊加上有力的手势,会表现一种“威吓”的行为。
(4)补充:
补充性的非语言信息能够补充和修饰语言信息。例如在向人表达友好感情时,目光、身体姿态等都能补充所说的话。
(5)调节:
通过目光接触、身体位置、音调等控制语言交流的发展过程。
2.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1)表达情感:
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感情和情绪的表现,这个功能是通过情感表达实现的。情感表达可表现个人很多感情,如恼怒或快乐、软弱或坚强、振奋或压抑等。
(2)调节互动:
在与他人沟通中,调节动作被用于维持和调节沟通的进行。与感情表达一样,调节动作常包括眼、面部及头的运动,手和臂的运动或体位的转换也可起到调节动作的效果。
(3)验证语言信息:
验证语言信息是指与说话内容密切相关的运动,它是动作表达语言的内容,它们就像谈话内容的一幅幅插图。当非语言传递的信息验证了语言信息时,沟通是最有效的。
(4)显示自我表现情况:
非语言沟通帮助人们在他人面前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形象,也可帮助人们表现他们想在他人面前表现的形象。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其非语言行为的观察。诸如年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态度、倾向等有关自我的信息,都可以从非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
(5)表示人际关系状态:
非语言沟通有确定关系的作用。因为沟通发生在内容和关系两个方面,一个信息的意义是由它“说的什么”(内容)与“怎么说的”(关系)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怎么说的”主要取决于伴随着信息的非语言暗示。非语言暗示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际关系的信息,人们将此理解为某一特殊信号的内容。例如,挥拳相向表示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敌对的状态,而相互握手则表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