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医”是当今及今后大中城市综合性医院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可实现门诊患者分流,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院声誉,增强患者就医信心,是门诊医患沟通的第一步。
(一)不同求医者的导医原则
针对长期的慢性病、老年人、儿童预防保健与孕妇等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因经常来院诊治、咨询。对医生、诊室、医院环境较熟悉,患者多能自行去候诊,对就医不便的老年人应给予帮助。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就医中注意观察、区别本次就诊的主要病情、体征,便于及时作出判断,正确分诊。儿科门诊流动量大,家属多,应做好组织工作,以免患儿逗留过久,避免患儿间的交叉感染。在患儿候诊时对家长进行卫生宣教,收效较平时显著。对孕妇进行必要的妊娠期卫生保健、妇婴心理卫生咨询、指导,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预防妊娠反应带来的恐惧不安或过分紧张。情况正常的孕妇在普通产前门诊检查,母婴有高度危险因素的安排在高危门诊检查,并根据病情转化随时调整。
针对初诊患者,农村来的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的患者,应主动询问关心。了解就医的目的,指导就医。对外地、农村的患者,因其对就医环境、程序不熟悉,应带领前往。对一些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可从患者的经济利益出发,根据病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另告知患者应在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治疗、用药,切不要轻信谣传,从而使患者少花钱,看好病。
针对具有一定的隐私和所求的患者,如:性病、妇科、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常在异性医生面前有表现羞怯、表情紧张、病情叙述吞吞吐吐,想找同性医生诊治,要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那些胆怯、敏感或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对医务人员有戒备及逆反心理,医务人员对其隐私保密是性病患者和一些男性科患者一个极为普遍的要求,导医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为其保密。尽量安排同性医生诊治,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使患者感到在医院不被人歧视,会得到尊重。对妇科患者、人工流产患者,护士要敏锐地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根据不同情况,给以简明的解释和咨询,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尽量分诊到同性别医生处。必要时陪同检查。
针对专把疾病希望寄于专家的身上并表现焦虑、惶恐不安的患者,导医时应热情接待患者,理解患者心理,解释细致,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解答,给予帮助,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安情绪,做好专家、专科门诊、特色门诊的特点介绍,扩大医院知名度,把目前拥有的技术手段,诊疗设备,特色医疗项目介绍给患者,告知患者专科疾病诊病检查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做好开诊前的预检准备,维持就诊秩序。
针对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且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的处理也要谨慎。该类患者一般不易轻信别人的建议、宣传,有自控意识,导医可在患者看、听、了解的过程中,适时介绍该专科医生的特长、治疗方法、技术水平,介绍要客观、恰当,不可夸大,语言要明确,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诊疗问题,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做好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
(二)对导医护士的基本要求
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具备各科基本知识和先进信息;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此外,护士在导医过程中还应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着装、仪表、眼神、表情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眼神、语言常引起患者强烈的情绪反应,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择医患者选择性地用好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明确性语言、灵活多变的语言、保护性语言、礼节性语言、含蓄性语言等,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时的谦逊、谨慎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艺术性、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