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法运用于医务人员沟通能力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近效评价,即直接评价目前行为状态,如沟通自信程度、互动时的舒适度、技能的运用情况等;远效评价,即评价总体的状态,如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感、工作压力等。由于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得信息,因此自我评价法在方法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应对偏倚,即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产生不同的反应而造成的偏倚。自我评价法是一种主观的测量,由于自我评价法的评价工具就是研究对象本人,因此其测量本身就可能影响到评价的结果。所以,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评价沟通培训的效果,即使出现阳性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应答者存在不想反映出培训结果无效的主观意愿,其原因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
1.护士沟通能力评价问卷
该问卷为针对临床护士沟通能力评价的自评表,由第二军医大学叶倩2004年编制,该评分表分三部分,分别为自评测试题(13题)、模拟情境选择题(5题)和开放式问答题(3题)。量表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能和协调沟通网络能力。该测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 87,并具有较好的效度,可为教育比较和团体评价提供一个定量的标准,并可借此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于教学改进。
2.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该量表为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评价表,由中国医科大学许亚红等编制,包括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资料、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6个维度,共43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护患沟通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 95。该量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被评价者的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中的护患沟通的启动、护患沟通的结束和收集信息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