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引起医患沟通障碍的微观因素
引起医患沟通障碍的微观因素
正文

(一)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影响,部分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医院不适当地追逐经济利益;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不端正,医院教育管理不到位;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过分依赖仪器设备,技术水平不高,缺少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医院基础管理薄弱。

2.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不重视

部分医务人员未跟上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步伐、服务观念滞后,服务理念与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以医为尊”、“重病轻人”等水平上,服务言行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

3.医务人员繁忙、时间受限制

在我国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意识提高的状况下,医务人员工作量急剧增加,造成医患沟通的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短缺现象严重。欧美发达国家床护比为1∶2,甚至达到1∶3,我国规定为1∶0. 4。而根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的调查,实际上三级综合医院床护比例仅为1∶0. 33。我国各医院的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员的短缺造成医务人员忙于应付、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缺少足够的时间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生活需要,难以进行医患沟通。相关调查发现,国内基本上所有患者抱怨医生语气交流太少,大部分医生抱怨工作太繁重。

4.医务人员缺乏沟通技巧

部分医务人员因缺乏沟通技巧有限,在与患者交流时不能很好利用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从而使医患沟通产生极大的障碍。

(二)患方因素

1.患者就医观念的转变 从患者方面看,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受教育程度日益增长,不可避免地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通信资讯科技及传媒的飞速发展,使民众以多渠道获取大量医学知识信息,加之各种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广大群众的就医观念已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化。

2.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 有不少患者认为,到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患者往往由于对医学科学的认知不够,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过高地要求花钱要物有所值,花钱就能包治百病。

3.患者的医学知识缺乏 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医学知识匮乏,导致“知情同意权”的滥用,对治疗方案挑三拣四,横加干涉,且治疗依从性差。

4.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先入为主,对医方存有戒备心理 这种信任的危机导致患方对医疗护理过程稍有疑义、有意见或不满时,就可能出现言语偏激甚至恶性事件发生。

5.极少数患者和家属动机不纯,故意把矛盾转嫁给医院。

上一篇:引起医患沟通障碍的宏观因素 下一篇:医患沟通能力评价:专家评价法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