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技术性强
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经验科学。提供医疗服务必须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只有受过正规的专门医学教育并获得执业资格的人,才能从事医疗服务。医学科学的进步使得医学知识的信息量在不停地扩大,从而使医疗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性也越来越强,这就使得老百姓对其知识的了解相对变少。而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有些医生常常并不是尽最大的可能与患者进行信息上的交流,患者在信息劣势的情况下易产生对医生的不信任。另外医务人员为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必须不断的学习,查文献搞科研是现在医务人员不得不做的工作,否则同比其他医生工作能力就下降,就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医院也在各方面要求医务人员要多做科研,多写文章。晋升也把这一块作为重要的依据。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医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2.风险性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有很多未知的医学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这种未知性决定了医疗行业是具有高风险的。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70%~80%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或治疗无望。医生的职业针对的是人的生命,在伦理道德上对职业的要求比其他任何职业都要高。不仅是在人生命存在的层面上,凡涉及所有人类行为的各个层面,如隐私权、自主权、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与健康问题相关,对医生的职业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医生职业的高风险性,也就是医疗行为的“无误性”。因为一旦发生错误,则人命关天,影响严重。但是又由于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和不成熟,生命现象、疾病的发生机制等还并没有完全被医学科学所解释,再加上不同的个体差异,故而即使是绝对的认真,最先进的技术,也不可避免会有不能完全治愈和死亡发生。
3.工作强度大
医生的工作较其他工作而言工作量更大,除不能按时作息外,消耗脑力体力更多。在中国,大多数学历文凭高、专业技术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医院,老百姓就医也往往选择这些大医院,这就无形增加了这些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近年来挂号难看病难也多集中在这些大医院,除医疗费用外,医务人员短缺也是个主要原因。在一些大医院的某些常见病科室,如消化、呼吸、妇产科、儿科经常是人满为患,门诊医师经常是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坐的腰背酸痛,经常是不能按时下班。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也是要随时为接诊危重病人做准备,有经验的心理素质好点的医务人员压力还好点,若是工作时间不长易紧张疲乏的医生工作压力就更大,有时可能连着几夜都不能休息好。外科手术的医师工作经常是加班加点连做好几台手术,即使是平时身体素质很好的医师一天手术下来也是累得不想多说话。精神科的医师虽然每天接诊的病人没有综合医院的病人多,但是工作同样繁重,因为精神科的病人更需要医生与之交流沟通,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4.付出与报酬相对不成比例
医疗工作是一项风险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从工作付出成本和报酬相比,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相对低下的。而且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和医疗主管部门仍习惯以传统的道德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较多地强调无私奉献,较少关注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一些地方,侵犯医务人员权益,甚至人身安全难以保证的现象依然存在。